第14版: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旱北涝” 倒逼救灾思路调整
张蔚蓝

一段时间以来,持续的“南旱北涝”天气状况一改过去我国“北旱南涝”的气候格局,对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行动、格局乃至思路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2年春季,云南因干旱而龟裂的土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际上,近两三年来,“南旱北涝”的气候格局在我国已初步显现,只不过今年表现得格外明显——嫩江、松花江发生了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黑龙江发生了198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南方地区则出现了自1951年以来的最强高温天气,全国中旱以上干旱面积达110.6万平方公里。面对如此状况,及时调整救灾思路,迅速调配救灾资源,科学规划防灾减灾设施,已成为必须采取的措施。

早在2004年,美国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报告就特别提到,2010年前后,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

围绕这份报告,我国的气象学家们进行了多次研讨后认为,虽然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其中对中国部分的预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和预警价值的。它提醒我们,应将气候变化研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与此同时,中国的科学家们也通过自己的研究方法找出一个“70年周期”,按此周期计算,从1979年开始的“南涝北旱”,到2015年左右将转变为“南旱北涝”。

虽然这些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频现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势必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才能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近年来,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但是,救灾思路,乃至救灾基础设施建设、物资配备方面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例如,跟北方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抗旱”,与南方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防汛”、“排涝”。这种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准备,在过去气候灾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世界气候变化越来越无规律的当前,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南旱北涝”提醒我们,必须调整固有的救灾思路,以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应对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