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龙江佳木斯市创新项目决策方式——
上项目专家“把脉” 答辩会决定“废立”
新华社记者 程子龙 任鹏飞

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今年上项目不再“挖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请专家“把脉”,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不科学、不可持续的项目直接亮“红牌”。

请专家“把脉”,书记县长受触动

日前,佳木斯市举办答辩会,由产业领域的专家提问,区、县(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回答,逐一对新谋划的产业项目进行“会诊”。

答辩会现场,气氛热烈,桦南县的项目被专家质疑,在答辩点评环节,桦南县委书记和县长颇有些紧张。

连续两天,佳木斯市召开产业项目答辩会,市里干部和县区负责人共400余人坐在下面,接受专家询问。每个单位的答辩时间为1小时。答辩之后,再由各位专家和参会人员对项目进行测评。最后,由各位专家对所有的项目进行总评。评价为不可行的项目,不能上马。

今年桦南县谋划了一批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答辩会上,专家们否决了其水泥、光伏、钢管、玉米加工及酒精生产5个大项目。这些项目所患“病症”分别是产能过剩、不符合行业准入标准、规模小不在支持类以及不符合产业指导目录等。

答辩会上,不仅是桦南县的项目,其他县区的许多项目也受到专家质疑。县区领导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项目,更加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

主动“割肉”,部分产业项目被放弃

答辩会上,上半年佳木斯13个县(市)、区以及产业项目组谋划的517个项目,逐一经过论证评审。对存在“病症”的项目,不管投资额多大,不管将拉动多少GDP,不管能带来多少税收,都一票否决。

佳木斯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张海春告诉记者,经过此次答辩,不仅一些水泥、光伏发电、建材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被否决,而且一些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的粮食加工项目、屠宰项目等也因规模不够或工艺落后而未获通过。

专家们还认定农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建材、城市综合体以及商贸市场等五大类共85个项目,为“产品或内容趋同”,请佳木斯及各县市区的领导重新计划、通盘考虑。

经过专家论证,在全部517个项目中,直接通过专家评审可以纳入市里项目库并进行招商的只有156个,有343个项目需地方政府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前景重新谋划和完善,有18个项目直接被淘汰。

后发地区要力避盲目上项目

佳木斯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项目决策方式的改变,可以给经济后发地区带来启示。

本次答辩会专家组组长、原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吴潮认为,能否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政府部门找准定位,把精力放在政府该做的事情上,才能在产业规划、提供服务、政策支持上做得更好。

吴潮认为,经济后发地区追赶先进地区,更需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佳木斯市采取论证答辩的方式决策项目,不仅有助于解决普遍存在的项目储备不足、前期谋划不深、质量不高、投资后劲不足的问题,还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土地集约利用等问题的重视,并且有利于领导干部加深对资源、市场、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认识,推动科学发展。

佳木斯的做法带来的另一点启示是,经济后发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需要注重质量、注重市场。桦南县县长鲁长友说,答辩会既是“考场”也是“课堂”,专家点评及面对面的探讨,给地方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产业项目质量课。

富锦市委书记周宏对记者说,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地很多干部都想在推动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中有所作为,但有时对国家产业政策限制、项目前景和市场等了解不充分、考虑不周全。他们计划利用这次了解到的情况,重新谋划和布局项目。 (据新华社哈尔滨8月25日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