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愿意去图书馆读书,容易去图书馆、方便去图书馆读书。
去年访美时先后参观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和纽约公共图书馆。前者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后者则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这两个图书馆有3个共同的特点:进馆不需要证件;进馆不需要存包;如果需要办借书证,几分钟就可办好,而且是免费的。笔者参观这两个图书馆及其阅览室,没有人阻拦,也没有人要求你提供证件。在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门口的黑人工作人员见到中国人,很高兴地用不大标准的中文说了一句:“欢迎!”
笔者以前认为,进图书馆及其阅览室被要求出示证件、存包是天经地义的,但很少想过要证件和存包是为什么?在国内,连大学的图书馆进馆都要求出示证件,索要证件据说是想提高进图书馆的门槛,因为不是什么人想进阅览室就能进的,你得有图书证。
记得2011年年初有媒体曾经报道过,杭州图书馆有些读者不喜欢乞丐和拾荒者进入,所幸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这话让人顿生敬意。我至今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有些读者不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读书也得分等级?也得考个资格?
在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和纽约公共图书馆,有些游者在阅览室拍照,可以拍其他不相干的读者读书的情况,以作纪念或证明曾经到此一游。说实话,笔者不赞同在图书馆阅览室照相,总觉得这么安静的地方就应该是读书而不是做别的事。但照相期间,没有一个读者或管理者提出异议。
至于存包,据说初衷是怕个别不自觉的读者利用书包私自把图书带出馆外。但每个图书馆出馆时不都有电子检测吗?从管理的角度看,存包倒是一个事前预防的管理方式,而出馆检测是事后应急的管理方式。我们强调管理在具体的环节上一般不提倡事后应急,最好能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救火。那是一般意义上说的。但这里有个成本的考量,有个读者是否方便的考量。
这里还涉及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管理不仅是管控,是权力,还有服务的意思,管理要为下级(或被管理者)的工作提供方便,使他们工作起来更容易而不是添麻烦;第二,是法律的“无罪推定”,是相信人、尊重人,是Y理论假设。
有些情况下不适宜用事前预防,因为事前预防有个重要理念是管控,是权力,是有罪推定,是X理论。
国人的等级观念和权力意识太强了,每开个门都会有权力,都要收费,都要让进入的人感觉到有难度和压力。君不见,连小区的保安不也如此看重自己那小小的把门的权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精神文明程度,而教育、读书,是提高文化水平、精神文明程度的最有效也最直接的途径。
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愿意去图书馆读书,容易去图书馆、方便去图书馆读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图书馆的管理者是否应该在这个方面多下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