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公司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实体连锁店相结合
京东探路“网上售药”新模式
本报记者 王轶辰

京东商城日前宣布联合德生堂、华佗大药房等8大医药零售企业,将在8月底上线“京东医药城”。此前,由于证件不全互联网药品交易未获得监管部门许可,京东商城与好药师“分手”,其进军医药电商的速度受到影响,此番京东商城卷土重来足以说明医药电商这块大蛋糕的吸引力。

京东医药城CEO崔伟表示,医药电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但目前暴露出不少问题,关键还是模式不对,京东采用线上订单线下连锁药店上门派送的方式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中康医药资讯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六大终端用药市场分析蓝皮书(2012-2013)》显示,2012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达17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4倍,预计2013年交易规模将达到40亿元。

“随着天猫、京东商城及1号店等大型平台电商对医药零售的介入,2012年中国医药B2C交易规模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中国网上药店常务副理事长任光会预测,随着医药B2C企业数量的增多,还将进一步带动医药零售网购市场的发展。

数据显示,2012年自主B2C销售贡献占到整个医药电商的45%,平台B2C占55%。中康资讯总经理吴瀚分析认为,作为当前医药电商的两种主要形式,平台B2C和自主B2C在品类销售结构上差异性比较大,平台B2C更像一个杂货店,药品销售并不是其主要销售品类,反而是医疗器械类产品的销售比重更大。从品类发展情况来看,补益类是平台B2C中的明星产品,拥有较高的毛利率和较高的市场份额。

此外,目前医药电商在销售品类上还有不小局限。“从典型自主B2C的品种发展情况来看,对使用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外用药销售的比例相对较高,外用镇痛和皮肤病用药占据了销售的前两位。”中康资讯副总经理胡永忠说,在实体店销售较好的感冒药,由于网购的实时性不高,所以网购的比重不高;由于老年人上网人群不大,导致慢性病用药网购的比重也不高。总体来看,消费者最担心的还是网购药物的安全性。

虽然医药电商已取得较大突破,却没能享受到电商时代的最大红利。百度营销研究院首席顾问夏海告诉记者,在传统零售业进入慢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线下实体店的销售额2012年仅比2011年增加了14%,但是线上销售增长超过300%。即便如此,我国医药零售线上的比例仍然很低,美国30%的医药产品通过线上销售,而中国目前只有1%,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互联网药品连锁交易资格的企业只有117家。“现在全国各地大卖家零售店不少经营困难,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医药连锁企业提供了弱增长时期的突破口。但由于各种原因,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仍显缓慢。”吴瀚说。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医药电商使用的依然是第三方配送体系,药品安全和送货速度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相当多最早具有规范化认证标准的医药电商,至今仍不是通过自有连锁药店进行配送。可各企业应该明白,一旦通过第三方物流配送,就无法保证药品配送所必要的专业性和闭合性要求,也就不符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在安全性上打了折扣。”崔伟说。

天猫副总裁黄爱珠认为,医药电商的专业性、便利性和完整性还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我们的传统市场一直有严格的GSP标准,医药电商的大发展需要我们建立一个网上药品的GSP标准,通过GSP管理整个销售流程,让网上的销售更健康、规范。”

对于医药电商下一步发展,崔伟表示,买卖医药商品需要咨询和不断地交流,需要跟踪和反馈,这是一个专业服务下的买卖。他建议,医药电商可以尝试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连锁药店相互融合的O2O模式。该模式构建基于本地、区域化服务的社区型医药电商模式,整合了医药连锁药店资源。消费者通过网络下订单,连锁门店店员送货上门,实现当地化配送。“这样既保证了药品的安全性,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药品使用时效性的需求,消费者还可以享受到药店专业化的医药服务,药店也可以走出简单的买卖关系变成专业的服务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