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托市价格启动较早,稻谷价格走高,成品粮市场上受到进口大米冲击——
米市低迷访米企
本报记者 徐 胥 杜 芳

自国家启动早籼稻托市收购以来,农民售粮积极性大增。但今年的早籼稻收购市场上,收购方积极性有所下降,特别是很少见到大米加工企业的身影。

米市低迷获利难

江西省进贤县白圩乡下陈村的粮食经纪人吴大龙后悔今年收稻起步晚了。7月上旬,早籼稻刚收获时,湿稻米的地头收购价约为每百斤110元,到7月19日江西省启动收购托市后,地头收购价已涨到每百斤116元。吴大龙7月下旬开始收购,此时价格水涨船高,已经到了每百斤118元至120元之间,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今年早籼稻托市收购启动较早,效果比较明显。”江西省南昌市粮食局副局长陈钢文说,“但是严格地说,目前的形势并不能称之为稻强米弱。在启动托市收购的地区,稻谷价格确实走高。但是在未启动地区或者时间段内,稻谷价格并不强。问题的关键在于,米价确实很弱。”

自今年年初以来,大米价格一直小幅下行,米市行情低迷。一些大米加工企业收购和库存的成本大幅增加,终端市场上大米卖不上价,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去年中晚籼稻的收购价格在每百斤130元至140元左右,加工成大米,价格就到每百斤200元左右,但是目前成品粮市场上的普通中晚籼米批发价在每百斤190元左右,每加工生产一百斤大米,就要亏一元钱。”江西一家加工厂的负责人说。

早籼稻口感相对较差、油性比较小,适宜粮食储备。往年,许多大米加工企业收购的早籼稻,一般不直接加工,而是转移到主销区,用于轮换储备。

今年,由于米价一直低迷,不少大米加工企业还有去年收购的中晚籼稻尚未完全消化;托市价格启动较早,稻谷价格走高;早籼稻的市场又受到进口大米冲击。这些因素导致今年早籼稻收购市场上,不少大米加工企业缺乏积极性,只能望稻兴叹。

进口加剧轮换难

大米加工企业缺乏收购的积极性,不仅影响到眼下的早籼稻收购,还会对国家储备粮库的轮换出库产生不良影响,继而影响到托市收购的效果。

大米加工企业是陈早稻轮换采购的主力,这种稻加工后主要用于啤酒、乙醇加工等。但眼下,这部分市场受到进口大米的冲击,形势并不乐观。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息,2013年我国大米进口配额仍为532万吨。“国内进口大米主要来自越南、巴基斯坦、泰国等,尤其越南大米进口量最大。目前江西成品粮市场上,完税后的越南5%碎米价格约在每斤1.7元左右,国内企业按照每斤1.1元价格采购轮换米,加工后价格都在每斤1.7元以上。再加上需求不振,终端市场不畅,大家也就没有采购轮换米的积极性了。”江西良美实业有限公司经理钟玉根说。

另一方面,由于大米加工企业收购陈早稻意愿下降,轮换出库的陈早稻价格较低,储备单位轮换动力不足。“现在,南昌市国属粮库轮换的陈早籼稻价格只有每斤1.06元至1.08元,去年这个价格是每斤1.2元,但还是少有企业问津。”陈钢文说,“南昌市轮换差价的补贴为每斤7分,今年的托市收购价格为每斤1.32元,轮换米的价格若以每斤1.08元计,每斤超出补贴额度0.17元。这对收储单位也是很大一笔负担。”

据介绍,由于市场反应平淡,江西不少国有粮库轮换并不理想。有些收储单位不得不申请延长轮换期,陈粮占用着仓容和资金,直接影响了今年的早稻收购。

“在早稻收购库容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还一直持续这种局面,到中晚稻丰收时,即使有加工企业的参与,储备单位还将面临严峻的库容考验。”南昌市粮食局局长刘斯彬说。

企业还需苦练内功

事实上,大米加工行业利润薄、门槛低、加工链条短,竞争激烈。目前,低迷的市场行情正在加速大米加工行业的调整,一些大米加工企业已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态。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粮食托市政策保障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出口贸易有利于平抑国内大米市场价格。但在托市和进口大米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稻米加工企业的困境该如何解决?

“希望国家能够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合理完善补贴制度,在保障粮食收购的同时,让粮食流通体系更顺畅,粮食市场形成良性的循环。”陈钢文说。

“不同规模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定位,像小型加工企业可以抓住新粮上市期的机遇,快速加工与销售,以‘短平快’的方式占据一部分市场。而大中型加工企业则应该注重产品的维护和市场的开发,通过做好品牌,形成较强的市场议价能力。”刘斯彬说。

专家建议,在行情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面对挑战,企业自身还需苦练内功,通过延长加工链条,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依靠科技增强产品竞争力。此外,优质早稻的市场销路相对较好,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开展订单生产确保优质粮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