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身边的精神家园
——广东省东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综述
本报记者 庞彩霞 郑 杨

日前,文化部召开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验收评审会,东莞作为广东省惟一的创建城市,顺利通过验收。

“东莞户籍人口180多万,外来常住人口却有600多万。要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产生新的城市精神,需要胸怀,需要智慧,也需要时间。”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新潮说。

伸手就能够到文化资源

深夜来临,东莞图书馆南门的自助图书馆仍灯火通明。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介绍说,“这是国内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读者可以在机器上自助借还图书。它不仅满足了市民夜间读书的需要,也节省了运行成本。主馆开放1小时的用电量,可供自助图书馆开放20天”。

最让李东来骄傲的,却不是这些先进设施,而是该馆首创的一整套图书馆集群体系。“我们实行‘总馆—分馆制’,在市、镇街、村和社区3级共建成641个公共图书馆、58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不仅服务读者的人次成倍增长,经费也能大幅减少。”李东来说,“该体系已经被全国1600多个图书馆选用。”

图书馆只是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当地还有31个公立、民办博物馆,让人们在历史与现实中徜徉;796个文化广场上,散步的、跳舞的、打太极拳的人们不亦乐乎;桥头荷花节、望牛墩乞巧节……一镇一品的文化活动让市民们参与其中。据统计,东莞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约2万场次,参与群众1300万人次。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使文化资源就在每个人身边,伸手就能够到。

机制创新解决“老大难”

“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碰到的难题也不少。”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志伟说,“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才能解决这些‘老大难’。”

首当其冲的是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文化需求多样的难题。为此,东莞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国农民工歌曲创作基地”,先后举办了7届“越唱越红”打工歌曲歌唱大赛;为打工者举办才艺大赛、艺术培训班、巡回演讲等活动,受到广泛欢迎;推出“市民看书、政府补贴、企业赞助”的“全民掌上阅读”活动,打工者免费或者只花1元钱,就能每月阅读1000册数字图书,现已惠及以农民工为主的100多万用户。

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对此,东莞市探索了文化场馆运作的多种新模式。以玉兰大剧院为例,其政府补贴、限价经营、院线运营的模式被复制到国内30多个城市。由于有政府的演出补贴,大剧院实现了“高品质、低票价”,同类演出票价仅相当于北京的三分之一。剧院运营7年多来,上演国内外高雅艺术演出800多场,平均票价仅200元左右,接待观众80多万人次。

“现在,东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国一流、全省最好。”但陈志伟并不满足,“我们还面临‘最后一公里’攻坚,要让所有市民和打工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