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人口密度大。城市化带来的所有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城市垃圾等等,新加坡都遇到过,但是新加坡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详细地制定了各种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使新加坡不仅变成了一个花园城市,更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宜居城市。而其中的城市垃圾处理,成为新加坡环境保护的最大亮点
新加坡:处理城市垃圾有看点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陶 杰
“把握绿色经济机会、尝试各种新的科研技术、努力推广绿色环保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力争把新加坡发展成为全球洁净科技中心”,这是新加坡政府近年来为打造一个新型的城市国家和国际性大都市而发出的行动口号。
焚化技术使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了电力
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首要标志,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垃圾处理问题。根据新加坡“环保绿化计划2012”计划,新加坡目前已经达到60%的垃圾再循环利用率。为了减少垃圾的存储量,新加坡用焚化技术来减少垃圾体积。在焚化垃圾的过程中,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了电力,只剩下10%的固体垃圾需要填埋。
目前,新加坡3%的电力是由垃圾焚烧产生的,大约是新加坡主岛上所有路灯用电量的3倍。如此一来,不仅大大延缓了垃圾填埋场被“填满”的进度,而且还能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把再循环的灰烬与淤泥,经过烘干颗粒化处理,转化成有用的建筑材料。
使用混凝土再生材料,建筑垃圾再循环率已经达到98%
另外,据新加坡国家建设局统计,新加坡每年大约有40个私人住宅、20个商业大厦、30个工业厂房以及40个杂项建筑的大型拆除项目,由此而产生出大约150多万吨的混凝土废料。以前这些废料大多被送往垃圾场填埋,少部分被用来当做铺建临时道路的材料。从2011年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允许建筑开发商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来建造不超过20%的建筑物结构。据科学测试,再生的混凝土骨料可以直接取代普通石头,用在建筑结构中,即使建筑物百分之百使用再生混凝土也没有任何问题。此举不仅可以让建筑过程更加环保,而且还提高了新加坡建筑材料的自给自足能力。与此同时,新加坡建设局还规定,任何一个建筑项目如果希望使用超出目前20%限额的混凝土再生材料,那么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必须达到该局的要求标准。
根据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本地的建筑垃圾再循环率已经达到98%。有专家指出,再生混凝土材料在密度和强度方面都达到了标准,既减少了制造新混凝土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也减少了对进口建材的依赖,可谓一举多得。
电子垃圾回收拆解再利用,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新产业
历经工业革命化300多年的掠夺式开采,目前全球80%以上可工业化利用的矿产资源已经从地下“转移”到了地上,并且以“垃圾”的形态堆积在我们周围,总量已达数千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100多亿吨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新技术的实用化不断推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电子垃圾,如何处理和回收这类难以自然降解的电子垃圾对许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新加坡国土面积虽小,却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子垃圾回收市场之一,新加坡希世环保公司就是一家专门处理电子废料的公司。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那些看似已经不能使用的电冰箱和洗衣机,其实全身都是宝。以一台55公斤重的电冰箱来说,其中63%的重量是铁皮外壳,17%的重量是外壳的塑料层,2%是玻璃隔板,而冰箱底部的压缩器占总重量的17%。拆解后的冰箱铁皮和压缩器铁壳能被磁铁吸起来,而铜和铝的部分则受电磁波吸引,这些不同属性的金属经分门别类压成碎片后可以重新制成合金或金属块。至于塑料层和隔热泡沫,则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工业燃料。据调查,新加坡目前大约有114万户家庭,假设每户家庭都有一台冰箱,而冰箱使用期为10年的话,那么每年将有十分之一的冰箱面临报废,这相当于每年大约有10多万台旧冰箱可供再循环拆解。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垃圾回收市场巨大,而作为一门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新加坡在有效处理城市垃圾的同时,开发洁净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长期以来,新加坡政府一直认为,洁净能源的开发对新加坡具有战略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而且有助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新加坡目前在西部地区的登格水库进行的水上太阳能光伏浮岛试点项目,就是出于洁净能源开发的考虑。据悉,这也是东南亚地区第一个太阳能浮岛项目,新加坡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试点,来探讨水上太阳能浮岛是否能在新加坡有限的国土上进一步开拓出新的能源渠道。据了解,太阳能浮岛不但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也能够减少水的蒸发。另外,它在水面上的遮蔽处可以减少水藻的生长,同时较低的水温也有助于提高浮岛产电的效率。若以每个月消耗400千瓦的能量来计算,登格太阳能浮岛可以为450个居住在四房式组屋的新加坡家庭提供一个月的电量。
新加坡的城市垃圾处理,其基础是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新加坡国家科研调查报告认为,智力资本将是新加坡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一般来说,新加坡政府每投入1新元的研发资金,就可以带动2.5新元的私营企业资金,目前新加坡每年的研发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英国:“房屋”节能下功夫
本报驻伦敦记者 王传宝
在英国,节能环保的理念可谓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英国政府也采取多种措施,不惜代价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向前发展。作为一个岛国,英国其自身可资利用的资源并不多,节能环保是降低资源消耗、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英国政府看到节能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期待借重其科技和创新优势,使英国在该领域抢占制高点。为发挥示范效应,英国在“房屋”的节能环保问题上下了真功夫。
伦敦奥运会无疑给英国提供了一次对外展示“房屋”节能环保的平台。在这届奥运会上,伦敦奥组委将“更加绿色”定位为本届奥运会的目标之一,英国的节能环保产业也借机将整个奥运会办成了一个展示实力与成果的巨大秀场。伦敦新建的奥运场馆都是低碳建筑,主体育馆“伦敦碗”的8万个座位中有5.5万个是临时座位。伦敦奥运会结束后,临时座位被全部拆掉,只保留2.5万个固定座位。伦敦奥运会还使用一些“旧货”,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使用过的场馆围栏、安检区简易房、旗杆、临时座椅等临时设施,都被运至伦敦使用。
英国对“新房屋”的建设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行节能环保理念。早在2005年,英国政府就宣布了一项“百万绿色住宅”计划,鼓励建设百万栋新型环保住宅,它们将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洗澡水循环处理装置和无污染涂料等。为鼓励人们采取节能产品,英国政府还专门向“绿色住宅”用户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碳社区”更是声名远扬,这个约百户居民的小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社区,其建筑、生活等许多方面的低碳设计已成为标杆。
与“新房子”相比,英国“老房子”的节能环保任务更加繁重。到过英国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英国遍地都是老房子,其中绝大多数都有上百年历史,且多为木质结构,根本不具备节能环保条件。为做好“老房子”的节能环保改造工作,英国政府最近推出“家庭节能绿色交易计划”,承诺拿出2000万英镑作为支持,派出节能改造专家入户调查拜访,帮助百万家庭完成综合节能改造,从而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减少能源支出。英国天然气公司的一项统计显示,政府推出的家庭节能措施,可使英国家庭每年的“能源账单”节省超过3亿英镑。
不久前,记者专门走访了位于伦敦郊区的英国建筑研究院科技创新园。该园区内共建有11座低碳和零碳排放示范建筑,均由英知名制造商、建筑师和工程师设计和建造,展示了400多项建筑创新和新兴技术。特别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建筑师们设计的“未来房子”。这种被业界标为6级建筑的房子从里到外都包含着精巧构思和高科技元素,建筑物利用可再生建筑材料,采用节能保温技术,并通过高科技完成了最佳组合,基本可以做到零碳排放,同时大大降低住户的能源开支成本。据了解,住户的能源开支可以由每年2000英镑降至150英镑。英国建筑师的绝妙设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座科技园区因此享誉世界。专家预测,这些“未来房子”极有可能将引领世界建筑业和节能环保业的一次新革命。
推进节能环保 政府何处作为
□ 胡博峰
法国自然能源资源比较匮乏,因此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法国政府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总的思路是鼓励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而这些目前已成为法国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优先考虑的问题。
法国政府在推进节能环保的过程中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税收减免和优惠补贴等方式,促使更多企业关注和投身可再生能源产业。这两个方面归纳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发挥好政府的杠杆调节作用。
法国希望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消耗量中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以发展地热能源为例,法国政府积极借助“可再生热能基金”,实现对公共建筑、工业和第三产业供热资源的多样化;与此同时,改进地热场评估和开发方法,推动“断裂热岩石”型深层地热开发的研发进度,为法国分散开展地热发电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法国政府还将节能环保理念注入传统汽车制造业发展之中。为重振汽车工业,法国政府将发展目标定在“低排量和新能源”上,希望以此作为撬动汽车产业重新步入增长轨道的新杠杆。为鼓励汽车行业由传统能源驱动逐步向清洁环保能源驱动过渡,法国政府大力推动研发清洁能源汽车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超市和住宅区等地点大规模增加充电站的数量,确保电动车等环保汽车能开下生产线,更能开上公路。
去年,法国官方公报还以法令形式刊登了政府制定的汽车行业援助方案中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环保奖金发放标准。根据法令,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20克的电动汽车可享受的环保奖金将相当于汽车本身售价(包括电池使用价格在内)的30%。在国家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政府仍愿为推广新能源汽车“买单”,彰显了法国政府对未来新能源产业的信心。
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法国政府也将环境保护的概念融入其中。这就不能不提到巴黎的气候保护计划。2007年10月1日,巴黎市委员会通过气候保护计划,该计划涵盖了包括旅游、住房、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食品消费在内的诸多领域。根据这一计划,巴黎在城市公园和市政公共照明的能源消耗的3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巴黎大区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到2050年将比2004年减少75%。就在不久前,巴黎14区的阿斯琳讷学校就成为巴黎气候保护计划下的节能试点学校。通过对这所学校进行可靠的能源翻新和改造,最终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了30%。根据巴黎市政公布的信息,目前至少有100所学校在直接参与这项计划。预计到2020年,将对巴黎的300所学校进行改造。在对这些学校的改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重新设计、翻新热排放系统、通风管理技术和集中加热方式,特别是对外墙门窗和阁楼添加隔热涂层,以及配套新型的高效照明系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根据计划规定还将在未来20年内,对所有参与这一项目的学校节能设施进行项目保养和维护。
不能不说发展新能源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而且维修和养护成本都比较高的一个项目,这是包括法国政府和项目参与者都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但是从长远发展看,这是大势所趋,从造福子孙后代看,又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海湾国家:垃圾回收成产业
本报驻利雅得记者 王俊鹏
近年来,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等海湾国家在丰厚的石油收入支撑下经历着迅猛的经济发展,而快速的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更高的个人消费、更多的工业产出以及大量的污染和浪费。据悉,仅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每年产生将近200万吨固体垃圾。海湾各国政府及许多企业看到了环保领域蕴藏的巨大商机,垃圾回收产业正在海湾地区悄然兴起。
相关研究显示,阿联酋每年填埋的垃圾中有至少一半可以进行回收利用,而沙特每年填埋垃圾造成的浪费和损失高达400亿里亚尔(约合107亿美元)。随着经济多样化举措不断深化,海湾各国已经逐渐意识到现行垃圾处理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海湾各国开始从政府层面和制度上加强对垃圾回收和处理的推进力度。阿联酋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一项减少垃圾排放的政策,规定所有商业场所进行垃圾分类,并为其配备彩色分类垃圾箱,不遵守相关规定的企业可能面临法律制裁。沙特各主要城市也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环保宣传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近日,沙特内阁会议还专门审议通过了市政固体废物处理新规定,明确了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存放、回收和处理的整套流程机制,并指定城乡事务部负责监督落实,以确保达到保障居民健康、安全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
由于起步较晚,海湾国家要真正大规模实现垃圾回收的商业价值尚需时日,不过许多跨国企业已经瞄准了这块市场,希望凭借自身优势实现突破。在这方面,巴林政府已经建立了成功的合作模式,将本国的垃圾回收外包给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的跨国企业,从而实现经济收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相关专家预计,未来海湾国家将借鉴巴林的经验,为环保行业的企业和投资者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