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已经超越了原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包括整个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能承担多少就业、能提供什么程度的生活质量等,它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需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从传统的资本拉动型、资源消耗型、管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机统一,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贯穿于城市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效益。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应该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工作。要从城镇规划入手,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需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处理好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的关系,在更广阔的空间领域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从而提高城镇总体的综合承载能力。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应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着重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城镇供水设施,提升城市防涝能力;要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加强燃气、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做好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确保通行安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
(本报记者 亢 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