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先后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石油化工有限股份公司董事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
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是深层次的。首先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没有发挥好。第二是一些地方存在盲目的政绩观,过分或者片面追求GDP。第三是产业政策执行不坚决,走样了。第四是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对绝对过剩行业就得采取断然措施,不受理、不环评、不核准、不放行,不给土地、不给信贷
治本的办法,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包括资源税、环保税、消费税改革在内的财价税改革,信贷、利率金融体制改革等。当然还要改进对政绩、业绩的考核方法与手段
国企和民企各有长短,优势互补,不可缺失、不可分离,也不可相互替代。国企和民企都应看到对方的优点,不要互相指责挑毛病,努力实现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存在盲目政绩观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就是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不仅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传统行业日子难熬,风电设备制造、光伏产业等新兴行业也步履维艰。如何看待当前产能过剩的局面?
李毅中:产能适度过剩应该说不是一件坏事,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即充分竞争,依靠市场来进行调节。但是,过剩必须有一定的度,如果产能严重过剩,那就既影响了企业效益,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国内外有个比较一致的标准,就是用产能利用率来衡量是否产能过剩。业界共识是,如果产能利用率小于75%,那就是严重过剩。按此标准,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以及风电设备制造和光伏产业,都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多数行业产能都是过剩的,不同的是,有的过剩经过了市场的洗礼、经过了优胜劣汰,如服装、家电等行业。
记者:形成产能严重过剩的原因何在?
李毅中: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是深层次的,背后的实质,是改革的深度不够,体制机制存在缺陷。
首先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没有发挥好。资源要素市场改革滞后,能源、资源、土地等没有按照其稀缺程度和环境的代价来定价,直接说就是有些资源能源价格太低。能源税费很低、节能不投入、环境不治理、土地廉价,再加上不合理的减免税,造成了一些项目的成本没有反映出行业的真实情况,项目利润虚高。这种不完全成本刺激了投资的盲目性,加上市场秩序混乱,无序竞争最后的表现就是优不胜劣不汰,规范的企业不一定盈利,一些有各种不合理条件、不规范行为的企业反而盈利。这样就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钢铁行业。
第二是一些地方存在盲目的政绩观,过分或者片面追求GDP。为官一任造福一方。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但不能一味追求GDP,而不考虑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再加上质量、节能、环保、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等要素门槛太低,为了上项目,为了招商引资,过分放宽了条件,投资缺乏科学评估,跟风走。
第三是产业政策执行不坚决,走样了。比如说钢铁行业,一个地方有条件想上2000万吨大的钢铁项目,前提是必须淘汰若干落后的小钢铁,其加起来的产能也是2000万吨或者超过,这种原则叫“等量置换”或者“减量置换”。但实际的做法是,往往小的没关了,大的建起来了。有些小的经过一些不规范的手段蒙混过关,结果是产能越滚越大。再比如,2004年国家对钢铁主体项目实行核准制,同时以环评、土地、自有资金比例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没有严格执行。据悉,2004年以后增加的钢铁项目60%是不合规的。
第四是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企业决策上项目很随意,加上信息失灵或者信息误导,盲目上马,使得过剩越来越严重。
认识仍然不一致
记者: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这个话题少说也有十几年了。为什么化解产能过剩如此缓慢而艰难?
李毅中:通过调研,感到主要原因之一是认识不一致。尽管产能过剩喊了十几年,化解的措施实施了不少,但有几个问题始终没有形成共识:一是到底过剩不过剩;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过剩;三是有什么严重危害;四是怎么化解。
认识不一致表现在:有的说,宏观看过剩,微观看有市场。比如钢铁全行业过剩,但有些小钢铁还活得挺好,又能赚钱又能解决就业;有的说,外地过剩,本地不过剩。比如电解铝在外地搞得过剩,但我这儿具备各种条件;有的说,别的行业过剩,我这个行业不过剩。比如我这个行业国务院没有点名,和他们不一样;有的说,今天看过剩,明天看不过剩。比如有一段时期说发电过剩停建,后来电又不够用,又得建。我在一些地方听一些同志讲,你看我有煤有电、有土地有劳动力,缺水我也可以把水调来,这个项目我可以上。实际上,这里少考虑了一个最为关键的要素,市场在哪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应从全球市场、全国范围考虑问题,需要全局观。全国整体过剩,新上的电解铝卖给谁?对于产能过剩的危害性,存在着认识不足。浅层次的危害是企业开工不足,恶意竞争,价格下跌,供大于求;更深层次,企业没有效益还不起银行的贷款,而银行还在支撑,不敢让企业破产。一旦企业破产,员工怎么安排,呆坏账怎么处理等等,银行就会有金融风险,最后难免发生危机,导致社会不稳定。认识的不一致及不足,使得化解产能过剩的决心不够坚决、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盲目投资的冲动不减,产能过剩愈加严重。
政府办好该办的事
记者:社会上有一些反映,认为政府不要管,政府管什么什么就产能过剩。这个观点如何看待?化解产能过剩,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李毅中: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有些绝对。政府必须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工作方法,要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去破解产能过剩。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审批权下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地方的观念不转变,企业的机制也不转换,那有可能一度出现行业发展混乱、无序的状况,要有准备和预防措施。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这条路非走不可,最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逐渐变得有序。
同时,政府也应该把该办的事情办好。第一是制定规划,不仅要有行业总体规划,还要有区域发展规划。第二是要设定市场准入标准。标准要不断更新、修订或新定,修订淘汰目录、投资目录更必须严格执行,还要经常做行业信息预警预测发布。第三是要综合考量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信贷政策等,该支持的支持,该限制的限制。第四是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国家重大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攻关,要由政府来组织,产学研用相结合,这个光靠企业办不到,当然要用市场化的办法。第五是体制机制改革,包括财价税金融改革和业绩评价考核办法的改革。
分业施策标本兼治
记者:中央提出,化解产能过剩要“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应该如何理解?在实践中如何做到标本兼治?
李毅中:“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16字方针切中要害,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原则,根本的是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总的看,产能过剩行业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总量型过剩,即绝对过剩的产业,总量已远超出市场需求和发展需要,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其中水泥带有区域性;第二类是结构性过剩,即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缺乏或做不了,还需要进口。如玻璃、造船;第三类属于成长性过剩,就是这个行业在成长中,由于没有掌握关键技术,所以成本高,竞争力不强,市场未开拓。而成长之中盲目投资,过分扩张,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过剩产能。最典型的就是光伏产业。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需要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比如,对于钢铁这类绝对过剩行业,要坚决把住源头,严格执行规划,坚决淘汰落后,提高门槛,用差别水价电价、用环境保护倒逼其退出市场。对于结构性过剩,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如生产超白玻璃、专用玻璃、节能建材等,如制造LNG船、海监船等专业用船、发展海洋工程都有较大的需求。再比如,对于多晶硅,五年前没掌握技术时,成本很高,光伏发电成本是1千瓦时5元,是水电、火电、核电的10至20倍。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精力应该是技术攻关,掌握核心技术,降低成本。但是当时一哄而上,多晶硅搞到8万吨的能力。全国有58个多晶硅厂,今年上半年,只有7家开工,有2家大厂破产。最近新规定每公斤多晶硅的耗电不大于100千瓦时,只有今天我们技术进步了,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提出这样具有国际水平的门槛。
治标的办法已经很多了,治本的办法,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比如包括资源税、环保税、消费税改革在内的财价税改革,信贷、利率金融体制改革等。当然还要改进对政绩、业绩的考核方法与手段,不少人士反映不要再搞GDP排序了。从GDP总量上看,地区之间没有可比性;从GDP增速上看,也没有可比性,东部地区在前20年增速很快,现在慢下来了,而中西部要后来居上,如果不跨越式发展,如何同步建小康。同样,在省内也是如此,各地市间发展条件也有很大差距。那么,要考核什么呢?可以比单位GDP能耗、比投入产出效率、比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比有多少名牌品牌、比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比排污量的减少率、比行业经济技术指标、比每平方米土地的产出等,还可以自己与自己比。如果唯GDP的政绩观不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很难改变。
记者:“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是化解过剩产能的方向,结合您在调研中听取的各方意见,您对“四个一批”有何建议?
李毅中:“四个一批”是对存量过剩产能的化解途径,其中最得力的措施是淘汰落后。“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2012年这两年19个行业淘汰了接近5000个企业,今年刚公布还要淘汰1300个企业。我在调研中听到的建议是,淘汰落后的标准要进一步科学化,不仅是规模,最好加上质量品种指标、能耗物耗指标、减排指标、安全生产指标等反映技术经济水平的指标。重组兼并,资源整合也是个好办法,但是要解决一些影响跨地区兼并的政策,比如统计、税收、土地等。通过技术改造去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消化过剩产能,这个措施非常好,大家看法一致。如发展高铁、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可以扩大钢材、铝材等的市场需求,通过创造新需求来拉动化解过剩产能,这比关掉企业阻力小多了。此外,要有序产业转移。从东部到西部,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转移产能不是转移落后,承接地也不能是盲目接收。对“走出去”要加强指导和政策支持,防止无序竞争。
除了对于存量产能的化解,更要有对产能增量的控制,可以说是要“遏制一批”。现在的问题是存量还没有化解,新的又出来了,电解铝行业更为严重。对绝对过剩行业就得采取断然措施,不受理、不环评、不核准、不放行,不给土地、不给信贷。
国企民企融合发展
记者:有人说,产能过剩主要是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盲目投资造成的。对于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李毅中:刚才已经分析了造成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是综合因素。这种说法容易造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对立,这对于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十分不利,只会让产能过剩的话题永远无解。
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突出问题,要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还是应该从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地方政绩观、产业政策执行和企业决策机制等方面去寻找深层次的原因,而不要去责怪民营企业或者国有企业。“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在市场的浪潮中经受考验和洗礼,既是产能过剩的亲历者,也都是受害者。
当然也有人说,如果产能过剩了,民营企业可以选择停产或者转产,只有国有企业才会不顾产能过剩搞生产。这里面,恐怕更多的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市场形势不好,民营企业机制活、反应快,可以较快调整,等市场好了再开工,但国有企业更多肩负着稳就业、保民生的责任。
记者: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确实存在不少误解。您怎么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实现共赢发展吗?
李毅中: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各有长短,优势互补,不可缺失、不可分离,也不可相互替代。
要处理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使二者能够平等享有生产资料、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同样受到社会监督。目前,我们还没能完全实现这四个市场法则,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推进改革。而企业也不要抱怨,更不能等待,要把步子迈得更大些,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其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应看到对方的优点,不要互相指责挑毛病,努力实现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实现融合发展,首先要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大企业、骨干企业做好行业领头羊,发挥整合行业资源的能力,成为行业骨干力量,拉动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要为大企业做好配套服务,“专精特新”,延伸产业链。大企业、中小微企业都应在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打造、完善产业链和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而努力。构造完善产业链是生产力要素的整合和优化,不要贴上所有制的标签。其次,要走股份制道路,逐渐实现社会化。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增资扩股、国有股减持、发行债券等方式吸收更多民间资本;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合伙、股份制改造吸收国有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增加资本的社会化。要增进国企、民企的交流合作,支持联合投资新项目、组建新公司。有的同志还提议,国有企业管理者可以到民营企业当董事,民营企业老板可以到国有企业当董事,这一提议很有新意,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