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公司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金融触动了谁
张志伟

在阿里巴巴支付宝正式推出“余额宝”后,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同样1万元钱,放银行里按活期利率算,1个月只有30多元利息,而放在支付宝里转“余额宝”,1个月的收益则多出不少。既然如此,问题也就随之而来,钱究竟继续放银行还是转移进支付宝?

余额宝似乎改变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原有看法。之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使互联网对银行“外围”业务产生影响,此次“余额宝”则抢占了银行的主营业务,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正日益渗透,由外及内。目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野心”刚露出冰山一角。如果传统银行业还继续“心不在焉”,不但会错失发展良机,甚至会丧失已有优势,走进“你不敢跨界,就有人跨过来打劫”的境地。

“打劫者”们之所以底气十足,这是因为互联网有天然的禀赋优势。其业务成本和传统银行业的业务成本相差很大,这一差距往往能达到1:100甚至1:1000。

对于互联网的“打劫”,银行也并非一味退缩,但反击力度远远不够。例如,建设银行在2011年和阿里巴巴合作失败后,于2012年推出电商平台“善融商务”,从事在线交易、支付结算、分期付款、融资贷款等服务。“善融商务”能否“勇退三军”尚不可知,那些后知后觉的银行自然就更尴尬了。

其实,传统银行业反击“打劫”也有不少底牌。掐指算来,至少有两大优势不容置疑。其一是财力,这从去年四大行净赚7000多亿元的事实可见一斑;其二是人力资源,传统银行业中的高端金融人才毕竟比电商还是多了不少。

当前,尽管“打劫”的“战况”看着热闹,但平心而论,一味“打劫”也并非明智之举,只有“和”,方可“贵”。线下、线上金融的博弈,若能推动传统银行补齐业务的短板,同时激励互联网金融推出更多便民服务,实现百花齐放,这应该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证券日报》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