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X”养老:用心创新暖人心
本报记者 雷 婷 张 毅

“1+X”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1”是指坚持以居家养老为主体;“X”指政府购买服务、机构养老、老年学会、爱心互助等为补充的其他社会服务资源。

“1”是百分之百的主体责任与角色

走进陕西西安市碑林区印花布院社区“夕阳红老年之家”,棋牌室里,老人们下棋、打牌,其乐融融;图书室里,几位好静的老人正在看书。中午,老年餐厅备好了饭菜,老人们陆续前来就餐。“一顿午餐只要4元钱,不贵。”王大爷告诉记者。但记者算了一下,每餐实际需要5元,而财务报表也显示,“夕阳红老年之家”今年6月份亏本263元。

原来,在西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之初都会得到6万元至10万元的经费补贴,服务站运营满1年后,每年再获2万元左右的经费补贴。截至2012年底,碑林区已建设社区服务站26个,今后3年,还将再建2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社区全覆盖。

碑林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刘婧说,“‘1’是指政府在养老体系中100%的基础责任和主体角色。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社区居家养老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优点,可就近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88890100“拨拨就灵”

“您好,我是88890100便民服务热线,请问这个月家政服务员去了几次,表现怎样,还有什么建议?”在碑林区便民服务热线话务中心办公处,话务员正对上个月接受家政服务公司服务的200多位老人进行电话回访。

为了缓解有限的社会养老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化养老需求之间的矛盾,碑林区启动了“夕阳关爱工程”,按照“就近、就便、低廉、保底”的原则,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提供服务、老人享受服务”的运作模式,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该区筛选出200名“鳏寡孤独病残”老人,由区民政局以每人1000元/年的标准支付家政扶助服务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家政服务人员,根据受助老人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每月上门服务2天,每天8小时,提供包括卫生保洁、洗衣做饭、生活照料、心理安慰等服务,4年来已累计提供服务11万余小时。今年,碑林区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三无老人”基础保障行动,把“三无老人”每4人至5人划分为一个组,固定一名家政服务员,每天提供2小时上门服务,实现了“三无老人有依靠、保姆天天在身边”的服务效果。

该区还将“88890100便民服务热线”、碑林区社区服务信息库、碑林社区网、西安义工网等多个平台整合在一起,创新开拓养老社会化服务新空间。

“X”:释放社会爱心活力

7月12日,20多位来自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志愿者来到碑林区第一爱心护理院。志愿者辛军侠告诉记者,他们每周都会走进养老机构帮忙。

碑林区第一爱心护理院是该区依托中铁一局医院的医疗优势,在医院内开设的特殊养老院,主要收住需要医疗急救和专业护理、因病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护理院的工作异常繁重,工资又不多,护工队伍时常出现缺编少员的情况。幸好有志愿者。”护理院负责人司冬梅说,“不少老人在护理院和义工的共同努力下恢复了自理能力。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医疗救治和康复护理的零距离衔接,更有效减轻了家庭的压力。”

自2005年以来,碑林区就在全省首家开展社区义工制试点,目前,全区注册义工近8万人,达常住人口的11%,每年参加活动的义工逾10万人次。形成了“助老服务”、“综合包户”、“爱心助学”等一批精品项目。

为引导民间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碑林区还组织成立了民办非盈利企业单位孵化基地,重点培育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目前,西安市也在加紧酝酿出台有关促进“养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的政策,以尽快提升社会养老资源和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