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洪标准并非越高越好
黄俊毅

堤防标准是否适当:要算风险账、 效益账、财力账

近来,多地暴雨,山洪频发。洪水肆虐之际,堤防总嫌单薄。不少地方将防洪标准规划为一两百年一遇。那么,防洪标准是否越高越好呢?

堤防标准是否适当,首先要算风险账。客观地讲,洪水灾害不可完全避免。防洪标准无论是百年一遇,还是千年一遇,都仍有遭遇超标准洪水的可能。防洪标准越高,水位往往相应抬高,工程风险相应加大。一旦出现超标准洪水,或者一旦工程出现纰漏,灾害风险将加倍放大。由此可见,防洪标准并非越高越好。一般而言,防洪标准可适当低一点,能防范常遇性洪水就可以了。

其次要算效益账,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总的原则是,所避免的损失要远大于堤防投入,就是适当的。如果降低防洪标准,所节省的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值不及灾害损失,那么,防洪标准显然过低了。如果提高防洪标准,区内生产增值反而不及工程折旧,那么,防洪标准显然过高了。比如一处江堤,背后人口千万,良田无际,工厂连片,防洪标准就应大幅提高;假如其护卫的仅是少许田舍,就可适当降低防洪标准,以节省的防洪开支,补偿洪灾损失。

最后要算财力账。当前,不少地方将堤防标准,普遍提高到百年一遇、200年一遇。由于近30年来水利投入欠账较大,目前我国江河防洪标准仍普遍偏低。局地过高标准投入,势必影响其他区域建设。鉴于财力有限,防洪工程建设宜统一规划,按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在多数发达国家,防洪标准并不算高,工程建设投入也量力而行。比如飓风灾害频发的美国,通用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暴雨多发的日本,农业区堤防为50年一遇,城市为百年一遇。日本每年治河开支占其财政预算的1.7%。

实际上,借助于综合调度手段,一样可以达到提高防洪标准的效果。比如三峡工程竣工后,通过三峡水库调度,长江中下游干流依靠堤防和蓄滞洪区,基本可防御1954年那样的洪水。最为险要的荆江河段,遇百年一遇洪水,不需分洪也能保平安;遇千年一遇特大洪水,借助荆江蓄滞洪区,可保证行洪安全。

那么,防洪标准多高才算好呢?答案是:经济适用就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