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通用航空“提速起飞”
冯其予

去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措施,2013年中国低空空域改革在全国铺开。这意味着通用航空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用航空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1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近年来关于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明确大力发展通用航空运输,加快培育和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任务目标,不仅有利于带动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格局,实现从沿江到内陆产业的转移,更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布局。

通用航空是航空产业中内容最为丰富、发展最为活跃的分支产业,是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它在工农业生产、航空培训、休闲娱乐、抢险救灾、监察安保以及军事防务等领域有着重要用途。通用航空还具备产业链条长的特点,除了飞行器与发动机研制外,还涉及冶金、化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特种和精密加工等技术和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务飞行、商用飞行、空中游览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将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必然会带动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而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也将有力促进中国迈向航空强国的步伐。专家认为,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并将受到四大有利因素的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支撑、社会事业发展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支撑、航空消费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支撑、建设民航强国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支撑。

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远高于汽车产业。有研究表明,投资通用航空1元可拉动经济增长7元,而汽车产业是投资1元拉动4元。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投入产出比可达1:80,技术转移比1:16,就业带动比1:12。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差距。中国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水平不仅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甚至远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面对差距,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通用航空发展速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