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
抓粮食收购助农增收
本报记者 薛海燕 陈莹莹

又到粮食收购季节,在农业大县淮安市金湖县,当地粮食局打出了“五个到位”牌。

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要利用一切宣传方式,把夏粮收购政策宣传到户;粮食要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保证夏粮收购应兑尽兑,把钱款送到粮农手中,不打一张白条;开展便民服务,为粮农提供应急药品、茶水、休息室;执法大队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的有序竞争。

2012年,江苏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310亿斤,销售443亿斤,购销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今年夏粮收购,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1.12元,比去年提高了0.1元,江苏全省收购托市小麦100亿斤,可使农民增收10亿元。

“抓粮食工作,本质上就是抓群众工作。”江苏省粮食局局长陈杰说,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是粮食工作的第一要务。粮食局不但要帮助农民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还要联系销售渠道,落实收购企业,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在陈杰看来,紧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机遇,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对于保证全省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江苏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省级领导班子、省级机关部门、省属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南京市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共335家;第二批为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基层组织。

作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江苏省粮食局提出坚持教育实践活动和坚持业务工作两不误,并要在群众路线的学习中促进业务工作。三个“决不允许”,拉开了今年江苏秋收的序幕——

一是决不允许出现“卖粮难”。江苏全省安排委托收储库点851个,比去年增加58个,平均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收购点,所有的托市收购点都在媒体进行公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让农民了解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要求各委托收储库点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让广大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和“满意粮”。

二是决不允许“打白条”。对于政策性收购,保证农民卖粮当场兑付。对于市场化收购,不断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推进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粮食收购担保基金,解决市场化收购贷款资金的问题。今年全省各地已建立担保基金7.3亿元,最低可以贷款73亿元。

三是决不允许压级压价。所有委托收购库点严格执行政策,实行挂牌收购,严禁出现故意压级压价或低于托市价收购等严重违反国家政策的行为。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对粮食经纪人压级压价、克斤扣两的问题依法进行查处,规范粮食经纪人的行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