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工作是本分”
——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叶其懂
本报记者 陈 郁

“每封信都是一个嘱托,每个邮件都是一份信任,既然交到了我的手上,我就应该准确无误地把它们送到收件人手中。用心工作是我的本分。”叶其懂这样说。

37岁的叶其懂,是上海市邮政公司普陀区曹杨新村支局的普通投递员,已经在邮政投递岗位上工作了14年。他坚持“真心对待用户、热心帮助用户、细心关照用户”,累计投递各类信报300多万件,无一差错,妥投率100%。

近年来,随着上海的高速发展,外来人口多、国际友人多、人员流动性大等成为都市邮递员面临的巨大考验。为保证投递效率和妥投率,叶其懂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邮路上“勘探”地形,把住户、租客、商家、企业的变动情况记在小本子上,整理出了2000多条用户信息。“他是我们的‘业务通’、‘活地图’!”同事们说。

在日常投递中,时常会遇到地址不正确、按规定可以退回的“疑难”邮件,可叶其懂从不轻易退信。一次,他收到一封写着“兰溪路X弄502室”的国外来信。他先在支局查,又到派出所和居委会寻找,都没有找到收信人。最后,他只好采用“最笨”的办法,挨家挨户去找。当天晚上和第二天中午,他放弃休息时间,一户一户去询问,但仍有16户家中无人。于是,他写了16张小纸条投进这些人家的信箱,上面写着:有一封国外来信,收件人某某某,如果您是这位收件人,请联系投递员叶其懂,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功夫不负有心人,3天后,叶其懂终于接到了收信人的电话。

多年来,总结自己的工作实践,叶其懂摸索出“查询法”、“试投法”、“贴条法”等多种方法,先后使2400多封“死信”、1000多个疑难包裹得以“复活”。现在,这些复活“死信”的方法已经作为投递标准在全行业推广。

在叶其懂负责的邮路上,还有一个特殊的驿站——普陀区社会福利院。叶其懂不仅帮老人们寄信取钱,还抽时间陪他们聊天读报,自掏腰包给他们订报刊、买礼物,像对待自家老人一样照料他们。他还是区助残协会的义务助残员,10多年来,免费帮助残疾人协会传递物品100多次。

在叶其懂负责投递的师大二村,住着许多老教师、老学者。由于这里大多是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叶其懂就承诺“送邮上门”,不管邮包多重、天气多热,总是把邮件送进老人家中。多年来,许多老人都和叶其懂成了忘年交。88岁的华东师范大学退休教师马兴荣这样评价叶其懂——“一个人无论做什么,能用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那就是一门大学问,小叶做到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