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中央党校副校长 张伯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从中央会议到政治局集体学习,从国内考察调研到出国访问会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讲话、谈话。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尤为重要。

增强改革开放的坚定性

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改革开放的坚定性。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这个“活力之源”、“重要法宝”使中国国家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在3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经济总量而言,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世界第十一位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GDP在1978年只有1470亿美元,占世界的1.61%,2012年达到了8.26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1.5%。正如世界银行报告所指出,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这个“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就没有中国今天的一切。认识成就是为了坚定信心。我们要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成就中增强自信,增强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我们现在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经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抓住机遇、化解矛盾、实现目标,关键一招还是改革开放。无疑,我国的改革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难就难在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改革进入攻坚期,难度越来越大;难就难在我们是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全新课题,没有现成理论可资借鉴,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供仿效,只能在探索中创造、推进;难就难在过去的改革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福利,赢得了广泛拥护,未来的改革势必要对既定的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会遇到新出现的阻力;难就难在过去的改革更多集中在经济领域,未来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需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广泛领域的改革。可见,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改革开放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增强改革开放的坚定性,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还要下功夫去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惟此,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矛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紧密相连。一方面,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一针见血地指出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也同样,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坚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改革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这个方向。把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方“普世价值”、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这是偷换概念,是曲解我们的改革开放。可以说,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就这个意义我们说“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这两方面不动摇,是增强改革开放坚定性的应有之义。

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性

改革开放需要把握规律性,需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需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如发展讲科学发展一样,改革也要讲科学改革。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性,就是使其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改革是全面的,讲求系统、整体。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全面改革意味着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可以说,现在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量、整体推进。全面改革是指改革领域必须是全面的,至于在操作上,何时出台哪项改革措施,要视条件、时机、共识的情况而具体确定。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形成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改革是协调的,讲求统筹、协同。改革要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作出统筹设计,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的协调性还体现在对涉及面广泛的改革,要同时推进配套改革,采取配套措施,协同推进,以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的正能量,避免畸轻畸重、单刀突进造成的失衡和能量抵消。

改革是可持续的,讲求渐进、深化。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的,而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30多年来实施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企业改革等等,无不如此。同时,中国这样的大国,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改革,积小胜为大胜。改革的可持续体现为每次重大改革之初的试点,“摸着石头过河”、“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投石问路就是寻路径。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改革方法。改革的可持续还体现为在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和成果后,要有改革的后续措施和深化进程。这也是改革是否可持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注重改革开放的联动性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联动性。

要把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不仅在用语上是常常并联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紧密相连的。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就说过,开放就是改革,改革实际上也是开放。“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放”。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历,用无数事实证明了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带动改革。譬如,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引进国外汽车技术的开发措施,带来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的制定和企业的改革。新世纪之初的“入世”、扩大开放,倒逼国内多方面的改革。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统筹,始终坚持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改革的改革开放互动战略。在全面深化改革、研究推动全方位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中,要把改革与开放更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开放的内容和举措。

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可以说,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离开社会稳定,不仅改革发展不可能顺利推进,而且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现在,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要把握的重大关系之一。我们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稳中求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主要是指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稳增长是进一步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谋求调结构、促改革上的“进”。经济增长速度很重要,但是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关键在于质量和效益,否则速度也难以为继。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须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可以说,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要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