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业协会“去行政化”步伐加快
本报记者 朱 磊

正在大刀阔斧推进中的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再次将各类行业协会推上前台。其改革成功与否,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职能转变的步伐——

在日前举办的2013中国行业协会发展论坛上,来自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联合会的专家学者围绕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表示,放生,脱钩,去行政化……新一届政府的一系列举动饱含着对行业协会的希冀。行业协会改革的成功与否,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职能转变的步伐。

放 生——

“去行政化”的选择

“脱钩”是一个逐步稳妥的“放生”过程,让行业协会从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中脱离,变业务主管为业务指导,真正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依法登记的行业协会达7万余个,其中,全国性行业协会达到600余个。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市场化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

经历30多年发展,行业协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变化当中的新生主体,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整个社会迫切需要行业协会更好发挥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以缓解政府的压力,激发社会的活力。为此,《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强化行业自律,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

“‘脱钩’是一个逐步稳妥的‘放生’过程。通过不断的市场化改革,行业协会一些具有行政色彩的东西恐怕要逐步分离出去了。”李毅中说。

这是行业协会改革的第一步。

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行业协会,大多由政府职能部门筹办,或挂靠在政府职能部门名下。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发展的今天,行业协会依附行政业务主管的缺陷日益显现,政社分开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次《方案》中提出用5年时间实现政社“脱钩”,表明了政府的决心,将充分尊重行业协会的法人主体地位,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人事、资产、财务等内部运作,这给了行业协会极大的发展空间。

中编办副主任王峰直接参与了《方案》的制订,他对行业协会的发展十分看好。“这次改革把行业协会列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类的社会组织。新成立行业协会时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向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这是一个重大的管理体制上的调整。同时,明确要求将原有行政部门承担的一些具体事务,能够交给行业协会的,一律交给协会来承担,这是最大程度上的‘放生’。”

解读政府“放生”的良苦用心,其实是让行业协会从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中脱离,变业务主管为业务指导,在真正意义上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

“我们正在和每个部门谈,将现有的政府职能一条一条分析,哪些职能该取消,哪些职能该转给行业协会。比如我们取消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承担的职业药师职业教育职责,工作交给中国职业药师协会承担,这样的事情很多。随着这项工作不断深化,相信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必将更加凸现。这也意味着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发展环境越来越宽松,发展的势头也会越来越好。”王峰表示。

求 变——

协会也需转职能

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关键是围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核心,推进能力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文化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还要创新服务方式方法

“这么多的行业协会,实事求是讲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李毅中说,“政府职能转移给你了,协会不一定能承担起来。这就是行业协会的现状,需要警醒,更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的行业协会存在诸多困难和难题。行业协会立法滞后,政策环境不配套。作为市场经济的新生主体,行业协会的社会地位和职能没有一部法律给予明确,其发展和发挥作用受到影响。此外,行业协会的职能不明确,定位也存在偏差,有些行业协会已经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关键是围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核心,推进能力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文化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还要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为企业服务;树立市场化改革的发展理念、练好内功,探索和建立起一整套市场化运行机制和功能模式。

“还要探索发展‘一业多会’,适度引入竞争机制。”王峰表示,审查放开后,不可避免的将有大量行业协会涌现出来。打破“一业一会”的垄断格局,协会之间会出现互相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局面。谁服务得好,企业可能就选择谁,政府就会购买谁的服务。但是,目前仅是探索和调研阶段,“适度引入”的前提则是准入门槛更为严格和严谨。

按照《方案》要求,2017年要基本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也就是5年以后,行业协会要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革。相对于现在行业协会面临的重重困难,5年的时间并不宽松。

“当前最要紧的是要完成角色转换。”李毅中说,“我们行业协会不能只要求政府转变职能,自己也要加快转变职能。顺应形势,找准定位,转变职能,创新服务。要放下架子去服务,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政府服务,为协会服务,为企业服务。”

护 航——

在激励中逐步培育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平稳过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的是使行业协会能够更好地去服务市场和企业

人们注意到,《方案》中“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表述前加了“逐步推进”四个字。这说明在现阶段,主管部门不会完全退出对行业协会的管理,其目的是在激励与支持中进行呵护培育。

“李克强总理指出,政府职能转变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既要放开也要管住、管好,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真空。我想这正是当前推进行业协会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建立政社分开依法自治的新体制,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对行业协会的外部管理。”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

行业协会目前已形成相当的规模,但是针对行业协会的相关法律一部也没有,依法自治缺乏最基本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现有主管单位所起的作用,正是对法律监督缺位的一种替代和补充。现阶段,规模庞大的行业协会,一旦失去相关的管理,被完全推向市场,不仅会给社会管理增加难度,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管理失控而导致大量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邵宁建议,行业协会取消主管可以先在地方试行,但是在全国层面应该十分慎重。管理制度改革在总体上推进,应充分考虑现实的国情,取消主管在目前条件下要先行立法,或制订一个具有法律替代效应、能够对行业协会运行实施有效监管的过渡性的办法,或变原先分散主管为某种程度上的集中监管的形式。在政社分开的原则指导下,使行业协会脱离政府业务部门直接管理的同时,保持目前外部监管的应有效应。

“行业协会法这两年没有列入立法计划,这是因为行业协会的立法涉及各个领域,许多问题也不是制定一部行业协会法就能解决的。”国务院法制办朱卫国表示,国务院法制办正在积极调研,希望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和范围,推动行业协会更多地参与政策制定、市场监管、产业升级、行业管理等工作。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平稳过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的也是使行业协会能够更好地去服务市场和企业,正像李克强总理说的那样,政府该放的要放下,该管的要管好,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职能转移。如果是给企业送走一个‘老板’换了一个‘婆婆’,恐怕就违背了改革的初衷。”王峰如是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