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抗旱减灾的基础能力
杜 芳

7月以来,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多地气温突破当地历史纪录,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东部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高温干旱给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局部地块粮食减产甚至绝收,特别是旱区部分群众出现饮水困难。

我国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尽管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抗旱减灾,旱情还是给一些地方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8月5日,全国有5998万亩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积5474万亩,缺水缺墒面积524万亩。

干旱是天灾,但在旱灾面前也暴露出一些地方抗旱减灾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部分地区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和偏远地区抗旱基础设施落后,如工程覆盖不足、设计标准偏低、配套率差、老化失修严重等,从根基上就缺乏较好的条件应对旱情。二是抗旱非工程措施薄弱,如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旱情监测预警水平较低,面对旱情缺乏科学系统的应对措施。三是抗旱保障措施缺失,如抗旱组织机构不健全、抗旱投入明显不足、抗旱服务能力不高等。

因此,旱情易发生的地区要把增强抗旱保障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切实提高抗旱减灾的基础能力。

首先要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要建设和完善抗旱蓄水、引水、提水设施和节水灌溉基础设施。损毁的抗旱设施要及时维修,落后的要加以改造,部分干旱地区抗旱设施不齐全的要完善配套。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严重和特大干旱灾害的能力。

其次要以提高旱情监测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为重点,完善抗旱减灾体系。建立多种渠道信息支撑的干旱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推进干旱灾害的风险管理。通过优化配置、科学调度,规避抗旱减灾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再次还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抗旱减灾的能力。抗旱减灾不应只有工程手段,也要积极实施科技抗旱。例如,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推广农作物的抗旱新品种,将已有的抗旱节水保墒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提高当地农业的抗旱“体质”。

另外,要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农业保险,通过完善相关农业保险制度来实现抗旱保障社会化,多途径提高农业灾害防范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