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邓小云正忙着结算有机早稻的账目。他家农场的有机晚稻刚刚栽插完毕,青青的稻苗焕发着生机。邓小云是南昌首个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新建县慢哈屯家庭农场”的农场主。
2010年邓小云来到新建县西山镇桑垅水库旁,租下了150亩土地。随着规模渐渐扩大,形成了今天的慢哈屯农场。在慢哈屯农场打工的农民邹木根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农民种水稻是算天数,而这里种水稻算积温,农民田里的水稻还没熟,这里的水稻就收割完了。”今年慢哈屯农场的有机早稻已经收割完毕,共收获了5万多斤有机稻谷。
“这些水稻一次农药都没打,要不是天天在这里干活亲眼所见,任凭他说啥咱都不相信。”村民罗腊秀说。
慢哈屯农场栽插的有机水稻不使用农药、化肥,但由于在冬闲和早春时就采取了深翻、沤田等多种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平均每季可亩产有机大米400斤左右,目前农场的有机大米每斤卖到5元钱仍供不应求。
有机水稻只是慢哈屯农场经营的一部分,农场还实行在稻田里养鸭、养鳅和林下养鸡等综合立体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可以实现家庭农场内部的生态循环。邓小云说,农业回报周期长、收益低,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他想做一个“不靠国家补贴、也能有较大赢利能力”的农场,带动更多的人成为“职业农民”。
邓小云的家庭农场取得了一定的收益,无论是生产模式还是经营模式相比传统农业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经营的是有机农产品,投入比普通产品更大,生产周期更长,流动资金不足;随着土地面积的扩大,管理需要上新台阶;需要一些土地来建设必要的仓储车间等。
“有些困难可能短期无法解决,但从长远来看,家庭农场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会继续坚持做家庭农场,打品牌,扩大规模,提升经营水平。”邓小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