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开”铺就致富路
——河北省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冯其予

本报记者 冯其予

“以前这里是条大土路,卡车进不来,所以我们都不敢多种蔬菜,种多了运不出去。去年通村公路修通后,村里集体种大棚蔬菜,天天都有卡车来收西红柿和黄瓜,再多也不怕卖不出去。”河北省涞水县石圭村村民李文胜高兴地告诉记者。

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石圭村,“出行难”曾困扰这个村村民多年。2012年涞水县交通局帮村里建了5米宽的村中路。村里的农产品运出去了,石圭村谋划着建立了石圭农业园,开展蔬菜大棚种植。不到一年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1000多元增加到了3800多元。

“要想富、先修路”,石圭村的发展无疑验证了这点。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1万公里,占全省总里程的86.5%,实现了100%的乡镇和99.6%的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为河北省500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支撑。

农村公路建设整体规模大、单个项目小,点多、线长、面广,存在“条子工程”、“人情工程”、“豆腐渣工程”以及“修好一条路,倒下一批干部”等现象,始终是困扰农村公路建设的“顽症”。如何保证大规模的资金投放不出现“跑、冒、漏、滴”和腐败现象?为了破解这道难题,河北省从2008年开始在省内摸索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在公路建设中初步构建起了具有河北交通运输特色的惩防体系和权力监控机制。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告诉记者,所谓“七公开”,是指农村公路建设的年度建设计划、资金补助政策、招标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监督、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竣工交工验收等7个方面内容对社会公开。数据显示,自2011年在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中全面推广“七公开”以来,河北省农村公路新改建2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质量责任事故,投资近150亿元没有发现一起腐败案件,使全省农村公路质量优良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七公开’将地方政府、交通运输部门的责任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融合在一起,农村公路建设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高金浩表示。

在河北,张家口、承德、保定等3市22个县,属于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按照有关规划,河北省计划从2013年到2020年投入260亿元资金用于特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将再增加总里程1.2万公里。为了打赢交通扶贫攻坚战役,河北省出台了《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实施意见》,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中全面推行“七公开”制度,并提出了“六个全部”的更高要求,即项目规划全部公开、扶贫项目全部招标、管理标准全部提高、项目公开全部覆盖、网络公开全部监控、责任主体全部考核,从根本上监控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河北省开始摸索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农田“蚕食”公路,侵占路权,是严重影响养护的一个普遍而又棘手的难题,往往造成公路使用寿命缩短、通行能力下降、安全隐患增加。为走出这一困境,河北省引入“七公开”理念,大力推广“田路分家”,公开田路权属、路树权属、管护标准,明确县乡政府的主体责任以及省厅养护工程补助和考核奖励资金,通过完善养护网络公示平台,推动养护管理工作标准化。目前,河北省已有60个县开展了“田路分家”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