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0日起,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10多天来,信贷市场“风平浪静”,商业银行尚未亮出下调贷款利率的举措,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也没出现明显转机。这项“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短期内恐难见实质性成效。
去年6月至7月,央行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小幅扩大利率浮动区间,但小微企业的普遍感受却是融资成本不降反升。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型企业的贷款议价能力强,商业银行为了维持相对稳定的息差收入,往往上浮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还得承担征信查询、融资咨询、授信承诺、财务顾问、资产评估及担保等方面的费用。这些不合理的收费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增无减,加大了其生产经营压力。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关注小微企业,并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但针对小微企业“短、小、急、频”的融资需求,许多银行并未主动调整组织架构和流程,并未建立相应的金融服务模式,以至于大多数小微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转型升级所需的资金仍远未得到满足。
进入7月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金十条”到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再到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征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11项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具体措施,足见国家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必将极大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好政策需要抓落实。当前,着力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需要银行业机构增强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产品。要增强支小助微的服务理念,动员更多营业网点参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大业务范围,加大创新力度,增强金融功能;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特点,不断开发特色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顽疾,监管部门要重点治理银行业机构不合理收费和高收费行为,敦促商业银行严格执行“七不准”和“四公开”规定,即不得以贷转存、不得存贷挂钩、不得以贷收费、不得浮利分费、不得借贷搭售、不得一浮到顶、不得转嫁成本,以及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服务质价、公开效用功能、公开优惠政策。
同时,还要抓紧清理相关收费项目,对小微企业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城建类、安保类、评价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规范担保公司、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的收费定价行为,并通过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等方式合理降低费率,切实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促进小微企业轻装起步,低负成长,增强发展活力,积蓄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