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电影能否逆光飞翔
□ 张 忱

在电影市场上,艺术电影是实现文化多样性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让整个电影业摆脱同质化、低龄化困扰的利器。

整个8月,上海艺术电影联盟都将上映《逆光飞翔》、《到阜阳600里》、《转山》和《碧罗雪山》4部艺术影片。今年7月该联盟正式启动以来,联盟旗下的10家影院每天都会放映至少两场艺术电影,让一批口碑甚佳但卖点有限的佳作获得了更多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近年来,国内电影票房迅速增加,银幕数也从2002年的1845块增加到了2012年末的13118块,可艺术电影、小众电影却只在市场上占据了极小的份额。在此次联盟启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像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这样的艺术影院一直都在孤军奋战。

在只讲商业原则的电影市场上,“硅片与土豆片没有区别”。但若抛开赚钱的因素不谈,艺术电影确实是实现文化多样性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让整个电影业摆脱同质化、低龄化困扰的利器。那么,我们到底是否应该支持艺术电影?艺术电影又能否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呢?

□ 商业原则之外

8月登陆上海的这4部艺术片皆非新作。在本次播映前,它们都曾在不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并先后在国内公映,赢得了不俗的口碑。如6月上映的台湾电影《逆光飞翔》,就被称作近年少有的“零差评”电影。但由于没有明星、缺乏宣传,此类电影的知名度、排片率和票房均不理想。对于大量观众来说,这些片子还完全是“新面孔”。

导演王小帅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影院迅速扩张,但都是在为商业大片服务,偏向艺术或有文艺味道的影片多年来还是在原地踏步。的确如此,去年末引进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一次别离》和《艺术家》在影院难觅踪迹,今年的《逆光飞翔》上映之初获得的排片率仅为约3%。而与后者档期接近的《小时代》、《富春山居图》等商业电影的排片率则高达30%到40%,在黄金时间占据了大部分银幕。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某种商业垄断,以至于《逆光飞翔》出品人、导演王家卫说,遗憾的是一部一致叫好、正能量、“零负评”的好电影,上映次日全国排片只有2.8%,观众纷纷吐槽欲看不能。是观众在选择电影,还是影院在替观众选择电影?观众需要好电影,中国需要好电影。在坚持做好电影的路上,我们即使逆着光也要飞翔。

在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环境里,艺术电影显然很难生存。从纯商业的角度看,影院以上座率为标准选择电影无可厚非,以市场规律淘汰不赚钱的产品似乎也无可指责。但中国观众需要好电影,在对外交流时也需要一些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而在目前这种以商业放映为主导的状况下,大量优秀艺术电影由于受众更少而被遗忘,很多有勇气、有想法的导演被忽略。如何让艺术电影在商业原则之外获取生存空间,保持电影多元化便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评委会主席、英国导演汤姆·霍伯说,中国应保护和注重电影在艺术上的成长。中国有快速发展的票房前景,银幕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我们首先应把电影作为艺术形式来尊重。在英国,电影的艺术性更被看重,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影太商业化了。法国文化部长菲里佩提说,我们不应该把文化作为与别的商品等同的东西看待,把文化放入市场肯定需要一定的文化例外。我们需要创造特定的环境,甚至要帮助非商业的、文化气质和艺术气质比较高的电影,达到进入市场的公平度。

□ 差异化放映

在毫无区分的市场上,艺术电影即使能够获得放映机会,也将很快销声匿迹。但商业影院以盈利为目标,放映艺术电影往往会损失一定的票房。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艺术电影的放映问题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小帅认为,法国是在市场经济下处理这一问题的最佳模板。他说,法国在全国5000多块银幕中划出2000多块作为艺术影院专用,国家不仅税收上有支持,甚至每年给予补贴,前提是你不能上商业大片特别是美国大片。另外,法国还规定一部影片在任何一个影院的排片率都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菲里佩提说,这是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考虑作出的硬性规定。市场经济不等于没有约束,不等于经营者可以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没有约束的市场经济是业余的市场经济。

由此看来,差异化放映当是让观众在影院里看到艺术电影的一个办法。

相对而言,我们对于艺术电影放映的扶持则相形见绌。国内对新上映电影的排片率没有硬性规定,院线在排片安排上处于强势地位,而拥有院线投资的电影往往能获得更多放映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有业内人士建议,在上映之初的几天,至少应给新上映电影不低于5%的排片率,让观众有充裕的时间来评判电影的质量高低。如果总是将艺术电影排在上午或者深夜,那影片从一开始就会陷入被动。

国内纯粹的艺术影院更是凤毛麟角,即使加上为数不多的非营利性放映机构,专门用来放映艺术电影的银幕占比也极低。像这次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实际上是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在商业院线中辟出一块“特区”,以弥补艺术影院数量的不足。

这种方法能否持续,依然要打个问号。上世纪我国曾出现过零星的艺术影院,但后来都因入不敷出而改弦更张。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近日通过微博表示,如果影院因放映艺术影片而亏损或少收,那就绝不可能持续。观众不是问题,片源有限,但能克服,最根本的问题是放映艺术片的影院能否享受政府税收政策的优惠和鼓励,让其在经营上不吃亏。这方面没动静,单靠一个松散的联盟,最后只能是昙花一现。

在政策到位之前,艺术影院只能通过更加精细的营销来吸引更多受众。相对于商业类型片,艺术电影可谓风格迥异、千差万别;艺术电影观众的喜好也各有不同,要挑到一部合自己口味的片子,往往需要影评的帮助。而目前的影评往往只和影片质量相关,很少涉及观众心理与情感。若是艺术影院能与某些中立的媒体平台合作,通过影评让观众更加细致地了解观影后会获得哪些情感满足,也许会吸引更多人买票进场。

□ 走向新媒体

随着影院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逐步提升,影院在放映艺术电影的同时避免利益受损,其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前不久,美国导演卢卡斯就曾预言,在将来,只有少数大片会在影院播映,而且票价很高;其他所有电影则都将在小显示屏上播映。电影业务都将成为互联网业务,有的电影“只需要100万人买单,就可以活下来”。

播映成本更低的新媒体,也许能为艺术电影提供长期的播放渠道。在美国,就有一家名为SnagFilms的公司,专门为小众的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提供发行渠道,满足用户不同于商业片的电影需求。据报道,SnagFilms通过两种模式帮助电影人盈利:一是广告收入。SnagFilms允许用户通过PC、平板电脑、机顶盒、游戏操作平台等渠道免费观看电影,但这些电影在播放之前已经放置了广告,电影人可以从广告收入中获益。二是发行费用。用户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智能手机等终端付费点播、租赁和下载SnagFilms的电影,电影人也可从中分一杯羹。目前,iTunes和亚马逊,以及付费影视渠道Hulu Plus、电影租赁平台Netflix,都是SnagFilms的营收来源。如今SnagFilms可以为用户提供超过4000部独立电影,用户达到了千万级别,并且数次获得风险投资。

在可见的未来,4G网络将为用户提供更快的网速和更好的上网体验,利用移动终端播放电影的流畅性和清晰度都将大大提升,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相对于能在短期形成观看热点的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更适合长期播映,就像缓释胶囊一样,慢慢地发挥威力,慢慢地吸引观众,让观众感受到其自身的价值。而互联网拥有明显的“长尾效应”,品种多、点播量少的艺术电影叠加在一起,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相当可观的收益。

虽然我国的版权保护环境和电影播放政策与美国有很大不同,国内也还没有像Netflix这样的付费影视平台,很难照搬SnagFilms的经营模式,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艺术电影虽然属于小众,但通过正确的方式,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