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造成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大幅波动、交替出现“卖难买贵”因素比较复杂,但毋庸置疑,流通费用过高、效率偏低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生鲜产品的流通费用约占总成本的70%,比国际上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这个典型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加快推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我国从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流通领域变化很大,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流通形式和流通组织,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在整体运作水平、发展模式、人力资源等方面,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如,流通业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生产方式和商业运作模式较为落后,批发体系不完善、不规范,流通环节多;现代物流起步晚、水平低,没有形成综合运输体系等。此外,劳动力成本和素质、商品交易中的支付方式、信息化程度、科技水平等也都直接影响流通的效率与成本。

《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际上,流通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空间非常大,如,以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电子商务引领的交易方式创新,以连锁经营为先导的流通组织创新,以配送为重点的服务创新,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创新等,都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和高度关注的领域。可以预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升流通主体竞争力、积极创新流通方式、优化流通发展环境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必将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有效引导生产,呈现流通活则百业兴的好局面。 (华 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