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融资不能变成“再圈钱”
何 川

日前,京东方发布定向增发方案,拟发行95亿股至224亿股股份,发行底价为2.10元/股,募集不超过460亿元资金净额,主要用于新型显示器件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方案一经披露,激起市场一片哗然。

这一堪称天量的再融资方案直接“秒杀”了此前招商银行刚获批的285亿元配股申请,从而刷新了今年以来A股再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实际上,自2011年11月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相继完成416亿元和335亿元的配股发行计划之后,A股市场已无300亿元以上的再融资项目实施。

上市12年来,京东方已通过IPO和数次定向增发获得近500亿元的融资,但到目前为止,公司累积现金分红却只是区区的1.18亿元。2010年至2012年,公司未分配利润分别为-42.95亿元、-37.34亿元和-34.76亿元,更是没有过一分钱分红。虽然今年以来,京东方业绩有所改观,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8.2亿元至8.8亿元,但以往多次定向增发且业绩欠佳留给投资者的疑问并未消除,堪称重融资轻回报的典范。尤其是此次定增规模超出其现有市值100多亿元,届时解禁后的巨量潜在抛盘,将对二级市场形成极大压力,可能对该公司现有投资者造成极大伤害。

实际上,上市公司强烈的融资意愿以及融资规模过大屡屡“打击”A股投资者信心。据了解,过去3年中,股票市场再融资占到整个市场供给逾五成,已超过IPO融资规模。而在配股、公开增发、可转换债券和定向增发等多种再融资方式中,定向增发又占据主导地位。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共计215起股权融资预案中,仅有2宗是公开发行,其余全部是定向增发。

从海外成熟市场看,定向增发在再融资中占比较少,而以公开增发数量居多。一些医药、通信等行业的成长型高科技公司,由于普通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和研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认购意愿并不强烈,定向增发融资才成为其选择。

在IPO重启的时间尚未明确之际,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A股再融资机制,特别是定向增发的规范,成为当前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除了一般性规定外,证监会2006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针对定向增发,仅在“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的发行价格,以及“一般投资者12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的限售期上,做出了要求。这使得定向增发相比于其他再融资方式而言,在程序和要求上都较为简单、宽松。

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定向增发的核批标准和机制,比如能否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现金分红等方面做出相关要求。其次,应进一步强化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要对相关责任人严厉追究,保证证券发行环节的质量。再次,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尤其是规范独立董事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对融资和再融资决策发挥必要的约束作用的同时,对高管的股份出售制度可予以进一步规范,强化其对其他股东的信托责任。

而上市公司方面,针对巨额再融资项目,除了发布公告之外,公司还应极采取其他沟通方式,向普通投资者做出更多的说明和解释,帮助更多的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重大决策和经营活动,使得公司自身获得市场更稳定的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