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杠杆应合理运用
□ 莫 端

经济杠杆率不应过快增长,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对合理“加杠杆”政策一律否定。要达到稳增长和调结构双重目标,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上下限合理区间,需要科学灵活地运用经济杠杆

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导致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信贷规模膨胀和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杠杆率速度过快。企业和地方政府等通过传统的银行信贷,以及债券、信托、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融资,使我国经济总杠杆率自2008年以来上升约30个百分点。就此,有人认为应通过“去杠杆化”,促进经济摆脱“虚胖”症状,夯实实体经济基础。

客观而言,我国实体经济当前暴露出产业困难、财政压力和金融风险等,与近两年经济杠杆率增长较快紧密相关。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近年来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降低经济杠杆率、促进再工业化。我国有关方面近期也多次提出,要盘活货币、财政存量,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对刺激经济增长的合理“加杠杆”政策一律否定。要达到稳增长和调结构双重目标,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上下限合理区间,需要科学灵活地掌握经济杠杆的运用。当前,应主要解决以下3个问题。

首先,应明晰经济杠杆化边界。我国经济杠杆操作方式还不够规范清晰,一些“不能用、不该用”的经济杠杆措施也得以出笼,留下大量隐患。比如,有些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强烈,与商业银行谋求高利的欲望“一拍即合”。双方绕开宏观调控要求,对本已存在产能过剩或市场风险较大的行业,暗地实施投资理财、信托融资等违规加杠杆行为,导致地方债务规模膨胀,银行资金空转和实体资金紧张。可见,当务之急是把各种经济杠杆化的方式公开,并有针对性地制订严格规范措施。只有把政府、银行和企业三者融资活动置于全方位监督之下,把一切“暗杆杆”透明化,才能根本遏制“地下”杠杆的冲动和可能。

其次,建立杠杆化纠偏机制。目前,经济“加杠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纠偏机制不灵关系密切。比如,为遏制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国家在2008年后一段时期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帮助经济保持合理增速。但有些地方没有控制好规模与速度,导致盲目“加杠杆”行为大量发生,一些牺牲资源环境的项目上马,还造成了严重产能过剩。现在若“一刀切”实施去杠杆化,则陷入另一种困境:经济增速有滑出合理区间的危险,部分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可能会遭遇危机。因此,当前应建立经济杠杆化动态反馈机制,提高纠偏能力,充分体现经济杠杆化的阶段性和产业区别性特点,针对不同地区、行业制订“有扶有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确保经济稳健运行,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再次,进一步明确杠杆化撬动目标。有分析将我国实体经济遇到的困难,归结为各种矛盾并存:部分产能过剩企业投资规模膨胀与民营企业、创新型科技产业投资萎缩并存,大企业资金充裕与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并存,全社会资金总量充裕与资金结构性矛盾并存等。这种现状表明,相关部门对待经济杠杆化的目标还不够清楚,方向性不强,导致资金在加杠杆过程中,过多投向了大企业、垄断企业、泡沫产业和虚拟经济领域。那些本应获得高杠杆支持的产业和领域,却因为种种尚不合理的制度和现实原因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失去了快速发展的良机。

为此,在控制杠杆化率总体过快增长的同时,未来应把“加杠杆”的目标重点锁定在一些具有广阔空间、亟需扶持的行业上,如科技创新型的、现代服务业的以及极具活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在消费领域,则要鼓励发展消费金融,出台优惠信贷和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挖掘居民家庭消费潜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