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提升质量为主线——
协调推进城镇化
杨阳腾 王学平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等关系做深入研究,以提升质量为主线,探索城镇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途径。

(一)

科学、合理、有序、因地制宜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关系城镇化是否成功的重要一环。为此,一是应高度统一并深化思想认识,端正建设态度,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二是要提前预见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建设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虽然从表面看是农民身份的改变,但其本质却是几千年积累下的根深蒂固的农耕观念的变革。三是要深刻领会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推进城镇化在于改变农民人居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以解决农民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同时,也是系统、综合解决经济结构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和食品安全的大课题。四是要改变过去的思路,探索新思维、新方法。城镇化建设规划是一个立体的、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序的、因地制宜的总体系统解决方案。五是要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为城镇化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从目前各地城镇化实践来看,如果不能形成高度的统一认识,特别是对潜在的误区进行充分研究并引以为戒,可能会出现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大兴学习、调研之风,避免犯经验主义错误,确保城镇化建设稳健推进。

通过城镇化的系统设计,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至少产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同时辅之以更好的文化设施、更好的教育、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更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与城市同样的综合配套服务,让农民变成真正的市民,可逐步化解现有农村的医疗、养老、教育和社会治安等综合问题。其二,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其三,随着一批大型农业企业的建立,原有第一产业产生规模经济,实现集约型、生态型发展,农民可相应变成农业产业工人或中小农业企业、加工业企业主,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进而解决“社会二元结构”问题。

(二)

根据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应当摒弃唯GDP是举,以社会综合成就为重。如果继续以GDP为考核标准来衡量城镇化成功与否,显然不能体现建设城镇化的初衷,而且也将会使城镇化建设成为各地新一轮GDP竞赛的“竞技场”。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始终注意到城镇化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要素,而不能只片面关注“物”的要素。因此,推进城镇化应创新处理与农民的关系,把农民的安居乐业作为城镇化成功的评判标准。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要重新整合农村资源、重新规划农村设施、重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更不可避免要进行招商引资,用工业化代替现在落后的生产力、用集约化提高现在落后的农业生产效率,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手段,整合后的农村资源,应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能够就地获得满意的工作。否则,哪怕城镇建设得再漂亮,充其量也是形象工程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已。

(三)

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者、执行者都当围绕建立起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互动机制而开展工作。

首先,通过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有序、良性循环流动,最终形成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人口有序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够真正有助于治理“交通拥堵、空气恶化、房价高企”等“大城市病”,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城市里约有相当比例的居民原籍是农村。由于小城镇的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舒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有可能会吸引一批原籍农村的“城市人”回到故土养老,有助于减轻城市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而且,由于小城镇创业资本相对较低,农业企业和加工业相对风险较小,在大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和小城镇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将吸引一批在城市里有一定创业意识、技术基础的务工人员或者大学生回乡创办农业企业、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小城镇商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其次,城镇化过程也是培育新一代优秀的产业工人的过程,必要时可为中心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工作人员,最终形成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人才良性互动机制。基于中心城市外延的产业布局,因小城镇的广阔空间为中心城市的部分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又可吸纳大城市富余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第三,建立起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互动机制将有助于为中心城市减轻生活成本压力。城镇化一个重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农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产品将更加丰盛。在作为农产品主要消费市场的大中城市,通过农超对接等,市民将享受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第四,城镇化的推进也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面对的是数亿农民和数以千万计的微小企业,目标小、分布广、范围大,形成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一系列农残严重超标问题,而且面临着很多监管困难。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通过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监管部门面对的是大中型种植企业、农业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监管起来相对容易,更有利于食品安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