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电影观众的热捧,使得“奇葩电影”获得丰厚票房,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国内电影市场也是幼稚的?是否意味着电影需求的不理性?
前不久在上海电影节上,面对郭敬明对“上一代导演”的犀利言辞,导演何平说,我们的电影消费市场并不是一个很理性的市场,在欧美,口碑很差的电影不可能有人去看,而在中国,这样的片子却能获得商业成功。另外,中国电影观众年龄的下降,也是一个不成熟的表现,如果只有21岁左右的观众去看电影,电影就会变得单一。
电影观众的年轻化、“奇葩电影”却能收获票房,的确是当下的一种现象(当然观众平均年龄的真实水平还值得研究)。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国内电影市场依然幼稚,意味着电影需求的不理性?似难一言以蔽之。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商言商,要说清市场需求的问题,必须以纯粹的商业原则来评判。尽管电影一向承载了很多其他功能,但并不是市场本身可以解决的。否则,法国文化部长菲里佩提也就不会强调:市场机制不具备评价文化产品的特殊价值的能力。
烂片成功之道不可复制
何平导演所说的口碑很差的电影,很明显指的是《富春山居图》。毋庸置疑,这部片子实在太差,差到连主演刘德华都要亲自道歉。尽管如此,它还是收获了约2.9亿元的票房,比起同期口碑极佳的《逆光飞翔》,可谓是大卖特卖了。这一巨大的反差引发不少议论,甚至有观点认为,现在只有烂片才能成功,观众选电影可以完全不顾口碑。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也不尽然。
仔细算来,《富春山居图》实际上没有获得商业成功。该片导演孙健君坦承,只有达到4亿元票房才够回本,后两部续集的拍摄才能正常启动。这部电影最终不足3亿元的票房,无疑让投资人赔了钱。另外,该片的票房只是前4天比较“吓人”,分别是5000万、4800万、4400万和3600万元,而这几天恰逢周末加端午小长假。4天后,虽然排片率高达30%以上,但票房却掉到了2000万元以下,此后更是每况愈下,第三周票房只有3100万元左右。在刚性的假日娱乐需求和明星效应消退之后,口碑还是阻挡了看重故事质量的观众继续买票进场。而商业上的失利必然导致续集难产,如此烂片难以成为业界模仿的对象。
不过,依然有人要问,为什么前几天这烂片能狂捞近2亿票房?除去压倒性的排片、同期竞争对手不强等因素外,此片的俊男靓女组合和典型的娱乐片类型,赋予了该片相当的商业价值。比如演员,刘德华和林志玲这一极具新鲜感的组合(要比《刺陵》里的周杰伦加林志玲要登对多了),来演一个有悬疑色彩的故事,就足以吸引一部分带有强烈节日娱乐需求的观众打开腰包了。
烂片得高票房的另一个典型例子应属《小时代》,该片几千万的投资就博得了近5亿的票房。而《小时代》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典型的粉丝电影。对大量的“郭粉”来说,电影是小说的衍生品,迷上小说之后必然要看电影,根本不会计较电影本身的质量。但这种通过将粉丝资源变现的模式很难复制,因为像郭敬明这样能多年笼络大批粉丝、并让粉丝们始终陷于狂热的人物并不多见。在领教了第一部后,非粉丝观众再去看《小时代2》和《小时代3》的时候,也会变得慎重了。
年轻不意味着脑残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发现,这些烂片固然在质量上乏善可陈,却有其各自的商业价值,或因明星、或因原著,不一而足。纯从商业角度看,电影市场给予这些片子的票房,其实是对商业价值的认可。与其把这归因于市场需求或年轻观众的不理性,不如说是市场本身的不足导致的: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以艺术和质量为原则对电影进行优胜劣汰,从而引导大家都去拍高质量的电影。
另一方面,趋向更年轻化的电影观众有着多元的需求。既有节日娱乐需求、“养眼”需求,也有“追星”需求……。有人乐于感受效果,有人喜欢体验故事(这直接导致《逆光飞翔》、《疯狂原始人》等高质量影片在放映中期票房不降反升)。这充分说明,年轻观众绝非个个“脑残”。居高临下对其作道德判断是容易的,但从生意的角度看,消费者永远都是对的,需求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幼稚的电影消费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完全被动接受,好赖全收。而现在的观众显然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他们掏钱买符合自己要求的片子,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电影观众年轻化并非是中国独有的现象。1969年,美国青年导演霍伯拍摄了一部低成本的电影《悠闲骑手》大获成功,其票房收入达到了投资的100倍(4000万︰40万)。好莱坞的老板们调查后发现,当时观众年龄普遍下降,观众与青年导演的趣味比较接近。于是,好莱坞开始大批启用青年创作者。(这一切,是不是看着很眼熟?)但在随后的20世纪70年代,青年电影人并未“一统天下”,好莱坞的电影类型也并不单一,仅从奥斯卡影片来看,就有《唐人街》、《出租汽车司机》、《克莱默夫妇》等多部不同年龄导演创作的风格不同的佳作。
观众需求是多元的,但在选片上有时确实显得比较盲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观众很难找到精准满足自己需求的电影。单看网站上的各类评分,只能看出观众对影片整体质量的评价,而看不出观众的更细致的感受。比如,《富春山居图》评分低至2分,可喜欢看林姐姐换花衣的观众很过瘾,《小时代》的得分也不高,但喜欢花样美男的人却很满足。如果电影评分可以更细致一些,就能给予观众以有针对性的观影建议:像《逆光飞翔》,震撼效果只能得2分,但在“温暖指数”却能达到9,适合在孤独苦闷时获得慰藉;《疯狂原始人》的“场面火爆程度”只能得3分,但其叙事指数和欢乐指数能达到9.5以上,适合全家人一起看……
年轻不意味着不变
年轻观众并不会导致电影单一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的口味总是会变的。
2012年是好莱坞大片和3D电影的天下,不仅3D《泰坦尼克号》大赚特赚,就连《超级战舰》这样坐拥无厘头逻辑的大片都能大收3亿多票房,而《诸神之战》这种伪3D片也能借机斩获过亿票房。在整个全年的票房榜上,只有《画皮2》和《泰囧》两部国产片名列前茅。
今年,整个市场的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致青春》等国产片大抢美国电影的风头,而且,它们都是2D的。似乎转眼之间,只要有特效、特技、3D就灵的年代已经终结。如今,观众的年龄没怎么变,可口味已经变了。无独有偶,好莱坞大片今年在北美市场的表现也远低于预期,导致很多砸了巨资的公司都赔了不少,这似乎也预示着,单靠画面和效果的低龄化电影终于让观众开始审美疲劳了。
那如今的年轻观众爱看什么?中小成本电影?情感电影?年轻导演的电影?恐怕他们的口味远非这些笼统的分类所能概括。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璐认为,今年有几部成功的国产片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回归到了基本叙事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就出现过《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等一批叙事上完整度非常高的电影。进入新世纪,好莱坞用大量的视觉元素代替了叙事原则。她认为,这种大片的样式也差不多到强弩之末了,很多优秀导演又在回归叙事。“而中国的电影,我希望在这个阶段做的,或者说这种中小成本电影能够做的一件事情,是补上原来叙事一直差的这一课。”细看这几部脱颖而出的电影,至少都叙述了完整的故事,逻辑比较清楚,没有过分狗血和突兀之处,这实属中等偏上的质量了。
除了对叙事的回归,还有情感的慰藉。从《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失恋33天》到《致青春》,这些电影都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照,让观众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但又将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简单处理,并以相对平衡的价值观设计出了相对完满的结局,在为剧中人留足和解空间的同时,也让观众在“电影梦”中舒缓了由价值观冲突带来的焦虑与纠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纠缠于中小成本、情感电影、新晋导演等这些概念,电影人不如回归叙事,回归商业电影制作规律,关注当下的社会心理状态,反倒更加容易赢得如今这个日益年轻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