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汽车发布了201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不仅首次实现半年产销过百万,净利润增幅明显。但是更能引起市场兴趣的是企业披露长安自主品牌在今明年有望扭亏的消息。
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测,是因为今年上半年长安自主轿车在盈利能力上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盈利能力离不开销量,长安自主轿车今年上半年不仅产销完成近20万辆,同时月均销量从去年的1.7万辆提升至3.2万辆,而且受季节性波动影响变小,每个月的销量差距起伏不大,这种现象往往在合资品牌车中普遍存在;另外,长安自主轿车的主力产品价格达到了8万到9万元,并有了一定的溢价能力,毛利润转正。从相关报表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到,从2006年起步一直处于亏损的长安自主轿车业务,这两年正在逐步减亏,随着自主品牌销量的快速提升,在今明两年实现扭亏将成为可能。
多年来,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备受质疑。市场中多见汽车企业围绕着产销量不停做着文章,但多绕开盈利能力这个话题。自主品牌大而不强的问题久被诟病,尤其是大型国有车企更是如此,合资强、自主弱的问题难有改观。作为国内四大车企的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出现积极变化的同时,最近有分析认为今年长城汽车将是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车企,或超过以高利润率著称的法拉利。种种迹象显示,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盈利状况正在出现改观。
其实更值得深入分析思考的是,这种盈利能力提升背后的国内自主品牌在发生的变化。以前谈到汽车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我们多谈及研发机构如何、研发人员几何、掌握技术多少。但是现在谈论的内容不一样了。说到自主品牌的盈利,长安汽车更多的谈及他们采取的自主与合资“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不讳言合资品牌的利润是支撑自主轿车持续研发投入的重要手段,他们对于自主正向开发的坚持不会变,但是通过合资、并购手段获得更广泛资源的发展路径也会继续走下去;谈到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的提升,长安汽车开始更多的谈论管理模式,他们正在开展的覆盖研发、品种、制造、营销、体系等在内的八大精益工程,目标是使运营效率提升50%,研发效率提升25%,对于规模大但效率偏低的国有车企来说,找到提高效率的路径是提升盈利水平的关键。
要知道,汽车自主品牌的创新,不是简单地拥有多少项创新技术,更需要体系创新能力,找到和自身规模实力相适应的合理运营模式。长安汽车的模式更多要考虑大型国企的优劣势,长城汽车的垂直产业链整合模式,可能只能给今天这样规模的长城带来高利润。简单的模式套用存在着巨大风险,同样是多品牌战略,当年的丰田借势崛起,而奇瑞却“败走麦城”,这正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综合能力的欠缺。但无论成败,在这些起落中,国内汽车自主品牌正在这样的磨砺中开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