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会议的召开让我想起,1987年,德国也正经历城市化转型的阵痛。为此,德国莱比锡市召开‘莱比锡国际生态论坛’,探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路径。中德两国产业起点极为相似,德国的教训对中国或有借鉴意义。”在“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德城市面对面”专题座谈会上,德国莱比锡市市长博卡德·荣格开题明义。
在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改造方面,德国有何经验?河南省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建生直接将问题抛给了几位德国市长。
“赫尔滕市是欧洲最大采矿区,平顶山市、枣庄市与德国赫尔滕市情况很相似,随着资源的枯竭,老工业区原有的就业岗位也逐渐减少。但是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可否将更多精力投入煤的气化、液化技术研发,让煤炭变得更为清洁?赫尔滕市矿区消减后,我们开始探索如何将原有矿区区域用于新型工业发展,向新能源城市、教育之城发展。赫尔滕市对三个矿区都做了重新规划,建立了氢研究中心、新物流中心,吸引手工业主落户。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北威州打造为新能源创新城市。”赫尔滕市副市长沃尔克·林德纳说。
“城市的转型也是人的转型。”山东省枣庄市副市长张兵认为,居民对城市规划的认同感最重要,对此博卡德·荣格十分同意,“工矿业消减后,鲁尔区规划是由公众参与的。如今,采矿区已经变为世界文化遗产。赫尔滕市的6万人口中有300至400个市民联合会,居民自己会购买风力发电设备,他们对生态发展的认同感至关重要。”
城市转型中最棘手的还是职业教育。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驻华副总代表施泰格指出,“职业教育的不足直接增加了社会及企业的管理成本。尽管有成熟的‘学徒式’教育体系,但是德国企业高素质岗位人才仍然严重缺失,需要调动欧盟劳动力来补充。德国因此出台了《劳动就业促进措施》,以举国之力推动职业教育。为降低青年人高失业率,鲁尔工业区居民自筹资金建立基金会,为青年人的职业教育提供经费。”
“传统上,职业教育可理解为绝活的父子相传。为弥补综合大学教育的不足,中国今后可以创办更多的职业高中、职业本科甚至职业博士。”广西南宁市市长周红波说。
贵州省在建的“城市综合体”引起了德国客人的浓厚兴趣。柏林市经济技术和研究局环境政策经济创新和能源技术部负责人尤尔根·维图谢克建议,“建设城市综合体,贵州有生态的天然优势,完全可以走出不一样的路来。在欧洲的很多城市,例如柏林和莱比锡市,城市由分散的200多个功能独立的居民社区组成,我们称之为‘邻里单元’,居民在本地就业、看病、上学,对自己所处的‘邻里单元’很有认同感。贵州可以借鉴德国‘邻里单元’结构,在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区域,发展功能完善的山区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