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3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爽爽的贵阳和美丽的中国
——写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举行之际
本报记者 佘惠敏

本报记者 佘惠敏

炎炎夏日来贵阳,一下飞机就能感觉到“爽爽的贵阳”名不虚传。从环城森林涌来缕缕轻风,阵阵阴凉浸透筑城,作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和首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贵阳正在抓紧建设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

贵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修复,所以贵阳人坚持用最严厉的措施保护城市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青山绿水。贵阳人“治水”,让城市饮用水源水质从2007年的五类提升为目前的二类、三类,饮用水源达标率100%。贵阳人“护林”,建设长374公里的城市环城林带,每年以近2个百分点的比例增加森林覆盖率。贵阳人“净气”,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6%以上。贵阳人“节能”,单位GDP能耗2012年比2010年下降7.37%,已累计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进度的46%……

爽爽的贵阳,其实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样本。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4大战略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分析贵阳如何赢得山清水秀的各项举措,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优、节、保、建4大战略的影子。

先说优。我国国土资源紧张,需要珍惜每一寸国土。在难寻平地的山城贵阳,这份珍惜尤为突出。贵阳路不宽、楼很高,城市的各个区被山峦阻隔,见缝插针地分布在一个个山间平地上。他们在新城设计中优化开发格局,通过绿地、湿地、公园、森林、湖泊等将各城市组团、功能片区有机连接,不仅化解了山多地少的劣势,还彰显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特色。

再说节。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在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山地之省贵州,节约也已成为贵阳人的一种习惯。他们将绿色低碳建筑作为基础性工作,实现了新建建筑节能50%的要求。他们积极构建城市慢行系统,上半年建成全省首条宽3.5米、长11公里的自行车道,鼓励市民低碳出行。

还有保。贵阳人深知,保住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他们通过专门组建重要水源地保护局加强综合整治,明显改善了水源地的水质;他们通过关停污染企业、规范建筑工程管理等综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他们实施公交“油改气”工程,成为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最后是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在贵阳,不仅有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条例,有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还有生态保护的法庭、审判庭、检察局、公安局。他们甚至努力为市民“制定”一个低碳生活准则,通过编制《低碳生活市民手册》等举措,让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贵阳,也在整个中国蓬勃推进。如今,已有15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生态县建设。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毋庸讳言PM2.5、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正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本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讨论热点。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爽爽的贵阳让人领略到贵州的美好。而美丽中国的建设,正需要包括贵阳在内的大大小小的城镇和乡村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建设美丽的中国来保障人们的生存发展,更需要让我们的人民更幸福更愉悦地生活在这片美丽国土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