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9年,200万人,迁出贫困移向幸福
脱贫与生态保护双赢
本报记者 吴秉泽

9年,200万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最为浩大的移民工程。

为了实现农民脱贫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从2012年起,贵州计划用9年的时间将全省200万贫困群众从不具备基本生活条件的深山、石山和石漠化严重地区搬出,迁入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如今,一条解决民生与生态问题的双赢之路初现端倪。

扶贫开发是最大的民生

按照国家2300元的扶贫标准,贵州共有农村贫困人口1149万人,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33.4%,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由于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这些地区要想脱贫,搬迁是直接有效的途径。而几百万人的搬迁,则是贵州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在2012年2月15日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上,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说,“从今年要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们一共安排了12亿资金,首期搬迁10万人。这次搬迁要由农村搬到小城镇,搬到各类园区。扶贫开发是贵州最大的民生。”

民生是沉甸甸的责任,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有序进行。目前,贵州全省2012年计划的180个安置点已全部动工,总投资18.11亿元,当年计划实施的10.13万扶贫生态移民的安置住房主体建设如期完成。2013年,全省还将继续建设扶贫生态移民住房3600多套、搬迁15万人。

扶贫生态两不误

群山连绵、容易遭受地质灾害的村子要搬迁,山高谷深、饮水困难的村民也要搬迁,可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迁出的土地全让政府掏钱,政府也掏不起。由村入镇,生活品质是提高了,就业怎么办?

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付贵林说,生态移民工程坚持“农民自愿、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鼓励探索”4条基本原则,鼓励探索移民安置新途径、新方式。

先说地。湄潭、松桃等地区对进城入镇的搬迁户,保留原有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鼓励依法、有偿流转,并优先安排劳务培训、产业扶持等优惠政策。

再说就业保障。丹寨县建设移民创业园安置移民,打造“居中有商,商中有居”的特色移民新区,让移民在家门口就能安居就业;台江县依托民族文化旅游业安置移民,移民依靠传统的刺绣、银饰加工技艺,走上了致富路……

贵州规定,搬迁进城的移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自主创业的移民可享受各种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

搬迁“搬”出好日子

有专家感慨地说,生态移民扶贫工程,迁走的是贫困,移来的是幸福。通过努力,贵州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创新型生态移民安置模式。

搬迁“搬”出安居乐业梦。

铜仁市思南县胡家湾乡江丰村,对40多户群众进行移民搬迁和集中安置时,不仅建成“三通一平”工程,而且足额向每户发放5000元的专项补助资金,保证移民们住进宽敞、整洁、美观的新家。

搬迁“搬”出致富路。

丹寨县扬武乡金钟开发区移民小区的排倒莫蜡染专业合作社蜡染作坊里,苗族姑娘们正用蜡刀点蜡花,一幅幅精巧的花鸟蜡花图旋即成型。合作社社长杨芳是扬武乡第一批从深山区迁出的苗族移民,2004年搬至开发区后,办起了排倒莫蜡染专业合作社,带动了500名搬迁移民就业。目前,合作社年收入达60多万元。

搬迁“搬”出集镇新景象。

思南县东华乡街道是思南县第一个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的乡镇,共需搬迁90户农户共440人。东华乡将群众集中搬迁至街道,如今,每到赶集天,张家寨镇的移民街就是一派繁荣景象。在贵州扶贫生态移民的过程中,尤其注重移民城镇功能的完善和品位的提升,形成了文化、教育、医疗、体育、购物、娱乐等完备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河堤景观、美化内部环境;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如现代城市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生态移民扶贫不是孤立的工程,不能仅是为了搬迁而搬迁。”贵州省将生态移民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结合起来,把生态移民工程纳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具体进程中,真正让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