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力提升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贸易规模逐步扩大,世界贸易大国地位随之确立,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外贸大而不强,外贸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从机遇看,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我国在国际经济货币体系中话语权增加,还是国内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活跃的科技创新使出口产业的综合优势仍然存在,这些都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带来了机遇。从挑战看,国内经济和产业的转型使外贸传统比较优势减弱,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强化使粗放式的外贸增长难以为继。未来,只有在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对我国传统的粗放式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及出口产业结构进行渐进式转型,从而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继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开放水平。首先,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稳定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积极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加大资本品、关键零部件、消费品的进口,提高进口产品的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进口国内流通对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稳定旅游、运输、劳务等传统服务的出口,积极推动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的出口,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其次,优化对外贸易发展空间布局。巩固和深度开拓欧美日传统市场,加快开拓非洲、拉丁美洲、东盟与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快推进市场多元化;优化国内外贸区域布局,将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等,促进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推动东部地区外贸转型升级。再次,优化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国际化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引导上下游企业、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联合,提高整体竞争力;营造各类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最后,优化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培育特色产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值链。

第二,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夯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提升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点在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利能力差,最突出的问题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品牌缺乏。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自主创新。要鼓励企业之间协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产业和企业素质,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和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在品牌建设方面,要建立公共研发设计平台,向企业提供信息、智力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企业研发设计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增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加工、生产、组装品牌产品,为创建国际知名品牌提供海外平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生产、质量、安全、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国际标准体系认证;加大国际知名品牌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第三,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外贸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压力,要不断加强并完善对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品的综合管理,运用绿色贸易政策限制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出口,鼓励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进口;鼓励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低碳标识产品的出口;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出口产品的清洁化;全面加强进出口贸易环境监管,禁止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技术、设施等引进。

第四,完善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完善的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应包括贸易促进、服务保障、风险防范等内容。在贸易促进方面,加大对企业转型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银企合作模式、加强与各国的金融合作等方式为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高效率地使用财政性资金,强化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外经贸发展基金在支持企业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品牌推广中的作用;深入推进外经贸领域的公共信息开放和开发服务进程,满足企业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服务保障方面,健全和完善政策及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和完善国内统一市场和自由公平竞争机制;帮助企业了解贸易伙伴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及制度,把握国际市场环境,为企业防范风险、拓展外部市场提供指导。在风险防范方面,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参与的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强化风险识别、分析、监视、控制、处理的能力,指导企业防范各种贸易和投资风险,提高整个外经贸领域的风险防范水平。

(课题组成员:谭立群 刘艳慧 邓丽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