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兴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软件名城瞄准万亿市场发力
本报记者 李治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久前授予上海市“中国软件名城”称号,这让上海成为国内首个获此称号的省级城市。

软件业不软,更不能软。这是上海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价值的定位。近年来,上海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完全可以用“耀眼”来形容。2006年,产业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2009年和2011年,又继续越过2000亿元和3000亿元门槛,从而从一个新兴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告诉记者,依托于“中国软件名城”建设,上海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望在2015年实现经营收入6000亿元,在2020年之前突破1万亿元。

软件业提供硬支撑

从上海走出来的金融支付企业汇付天下有限公司在2013年陆家嘴论坛期间宣布,将与银行合作为其线上线下的50万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业务,进一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与银行合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业务,一方面是看到了大量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支付机构拥有大量数据信息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有可能为大量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汇付天下总裁周晔表示。

在如今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之际,金融信息化提供了巨大支撑,汇付天下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其行动只是金融信息化的一个缩影。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如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银联,在推进银行卡的支付结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上海金融要素集中,金融机构密集,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机构,为此,面向机构或个人的资讯类行业软件颇受欢迎。未来,保险业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入,例如由保险同业公会牵头搭建第三方平台,促进保险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除了为金融提供支撑之外,上海还将加快发展贸易、航运信息服务,提升行业软件研发水平,建设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信息资讯交互平台,完善相关支撑体系,积极助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向多种商业模式拓展

“如今的软件行业,发展极为迅速,已不是以往研发一款软件就卖一款软件的概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姜宁告诉记者,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软件行业企业,倾向于开发一个系统应用平台,然后在平台汇聚大量用户,发展平台经济,淘宝这样的企业就是典型。

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联移动电子商务综合云平台、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实施的“中小企业公用云服务平台”、上海第七人民医院“医疗云”改造等都已经在实际应用之中,邵志清表示,上海将重点支持云计算公共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走出具有特色的云计算产业发展道路。

除了云计算外,移动互联网又是当下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推动移动互联网和各种终端、行业融合,支持建设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平台。

当前,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推进,上海还在数字互动娱乐、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生活资讯等领域,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新需求。比如,由于数字互动娱乐产业附加值巨大,“十二五”期间,上海将积极发展网络游戏产业,重点支持大型网络游戏、基于移动设备的游戏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发展严肃游戏和电子竞技产业链;鼓励原创民族网络游戏产品出口;支持创新网络游戏盈利模式。

构建软件业发展软环境

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离不开软环境的建设,尤其是在政策体系、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以及人才建设方面,都需要有扎实的基础。

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离不开软环境的建设。根据《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将从财税、投融资、人才、知识产权、行业服务等方面支持软件产业发展。

在聚焦产业核心方面,上海也将积极推动相关专项资金向信息服务业领域倾斜,增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和优化升级,重点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及服务产品研发、产业基地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品牌培育、模式创新以及标准制订等。同时,上海还将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比如,加快建设面向行业和专业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涵盖市场信息、研发信息等行业资源的共享交流平台,强化现有平台服务功能。

谈及未来发展,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上海将打造百亿级名企,争取出现3至5家年营收超百亿元的大企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