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持实体经济 银行如何给力
——对宁波、上海两市银行业的调研
本报记者 姚 进
许 滔画
在浙江宁波,“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受惠农民个个笑逐颜开。
本版照片 姚 进供稿
在上海农商银行金融便利店里,设立了小微金融服务咨询岗。

本报记者 姚 进

编者按 国务院近日公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金融业要围绕支持实体经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10项措施“盘活存量”,在8大重点领域“用好增量”。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作为金融主体的银行业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日前随银监会调研组在浙江宁波、上海采访时发现,两市银行业积极构建平台,创新产品,强化服务,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银企对接—— 宝钢项目:支持企业“走出去”

在服务宝钢集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为其提供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银行业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实例中,钢铁行业的龙头宝钢集团与上海银行业之间的合作可以称得上典范。在服务宝钢集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为其提供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一直思考的问题。

“上海金融行业为宝钢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降低集团财务费用、控制本外币融资成本各方面给予了很多关注和支持。2011年,宝钢规避了近20亿元人民币的汇率风险,为宝钢的转型和国际化的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宝钢集团资金总监张轶表示。

201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关于外汇改革试点新政策,利用境内外联动优势,中行提供全球现金管理业务,为宝钢集团全球财务一体化穿上了“跑鞋”。不到一年,宝钢通过尝试外汇资金管理创新,逐步实现全球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充分利用境内外金融市场,提升了资金管控水平并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与此同时,结合全球客户经理制、海内外一体化发展、全球现金管理,中行‘走出去’的战略步伐也得以提速。”中国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副行长刘连军这样表示。

在全国钢铁产能整体过剩及节能减排的宏观大背景下,浦发银行捕捉到了宝钢“节能环保产业化”的需求,提出“合同能源未来收益权买断型保理融资”的创新做法,为其提供绿色信贷特色产品和差异化金融服务。

“加大对于绿色信贷的支持力度,也是浦发银行自身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浦发银行公司银行业务管理部总经理陆炜表示,以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为例,其绿色信贷余额为175亿元,约占其对公贷款余额的15%,贷款余额和贷款占比近年来均有大幅提升,有效优化了信贷结构。

交通银行对接宝钢集团的金融需求,完成了国内首笔钢铁行业并购贷款。2009年,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宝钢提供了7.5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宁波钢铁有限公司56.15%的股权。

“下一步,交通银行将继续发挥银行在服务宝钢集团金融需求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以综合化、国际化的优势,联合交银租赁、交银信托、交银证券以及境外分行,支持宝钢集团推进‘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战略转型。”交通银行上海宝山支行行长董怡蓓说。

银网合作—— 互联网金融:破解信息不对称

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可以让小微企业得到金融服务的便捷渠道

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拥有不少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但在实践中难以做到一家一家去营销。而符合信贷条件的小微企业在寻找合适的贷款银行时,又少不了一家一家跑银行的麻烦。如今,充分运用互联网,可以让小微企业得到适应新形势的便捷渠道。

“提交信息以后,银行会打电话过来,然后上门服务,给了很大的方便。我们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不认识银行经理,也不知道去找谁,但通过这个平台,各家银行都可以接触,扩大了沟通的范围。如果自己去跑,跑完这家再去那家,而且每家银行都有不同的人来负责,是比较麻烦的事儿。”上海拓及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来宏炳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使用信息平台的经历。

他们是一家给地铁做配套设施的高科技型制造企业,公司管理层多是“80后”。据来宏炳讲述,在创业前5年,这些年轻人压根儿就没想过同银行打交道。“原来从来没有考虑过从银行贷款,因为觉得自己是个小企业,和银行不是处在一个同等地位的交流平台上。公司2010年、2011年相继接到一些大项目,项目周期比较长,对我们资金占用比较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融资渠道,公司发展就会受到牵累。”来宏炳说。

于是,来宏炳在网上搜索贷款信息时发现了“上海银行业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尝试填报了企业的相关信息,没想到还真的与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对接成功,获得一笔救急的贷款。

这里所说的信息平台,是由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设计开发,用以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公益性平台,于2012年6月19日正式上线,立足于服务上海地区的小微企业。截至目前,平台已经汇集了上海市66家银行的363款产品。今年3月15日二期上线后,平台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476个,其中企业用户264个、个人用户212个。

“通过信息平台,客户可以直接联系到我们分行对口管理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专家,咨询就是有的放矢。”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的工作人员顾海萍表示,效率的提高对客户和银行来说都是件好事儿。通过这个互联网平台,用户可以像在淘宝网上购物一样,足不出户地对各家银行的信贷产品“货比三家”,从中挑选最符合企业需求、也最实惠的信贷产品。

“平台基本覆盖了上海各类主流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公益性的,不向小微企业收取费用。我们会对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及时查看和回复,而且每个季度都会发布最受欢迎的信贷产品排行榜,以促进市场更加良性的竞争。”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相关人士介绍说。信息平台二期新增了银行对本行产品信息进行维护和修改功能、留言及留言反馈功能、会员专区功能、多维度统计功能等,并推出二维码,以方便小微企业查询。截至目前,平台的访问量已经突破6.3万人次。

银农对接——“两权一房”:解决农民融资难

“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分别针对的是农民股权转让和回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住房抵押、流转等难题。浙江宁波市还创新推出“房票通”贷款,为“两权一房”注入了新内容

4年前,淅江宁波市区信用联社与江北区政府联合推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简称“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且彩用捆绑方式,开创了全国先河。那么,“两权一房”针对的是什么难题?推出后运行情况如何?有何借鉴意义?推进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新问题?

“之前由于没有抵押物或担保人,不能向银行贷款,而通过亲朋好友或向其他私人借款,又金额少、利息高,往往种植的大部分收益都得支付借款利息。”面对记者,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裘市村的夏定直言不讳,道出了创业增收的融资困境。

“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分别针对的是农民股权转让和回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住房抵押、流转等难题。自2009年在宁波市江北区正式推出,截至2013年5月底,已对江北区88个村授信共达6.25亿元,约有2370户农户使用并从中受益。

2008年发现商机,凭着自己手头上的一点积蓄,夏定在村里承包了20亩大棚葡萄。到2009年,夏定已经没有剩下多少流动资金。一筹莫展时,他获悉可以用自己的土地承包权证作为质押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喜出望外,马上拿出自己家里3.3亩承包田的经营权证,向洪塘信用社成功申请贷款3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在宁波,“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按不高于央行基准利率的上浮10%向农户发放贷款。而在全国农业大省之一的黑龙江省,其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正在探索开办农村房屋、宅基地、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业务。

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房“两改”的深入实施,拆迁农户失去抵押物、无法续贷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宁波市区信用联社将有形的“农村住房”担保深化为包括无形的安置房“期权”担保,也即民间所称的“房票”担保,推出“房票通”贷款,从而为“两权一房”注入了新内容。

“房票通”的贷款金额是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实际、消费贷款规定比例、偿还能力等因素来综合确定的,最高不超过拟质押部分农户房屋拆迁补偿权益价值(即房票价值)的60%,农户可凭“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住宅拆迁调产安置协议”(即“房票”)作质押。“房票通”贷款按不高于央行基准利率的上浮20%执行贷款利率定价。

事实上,对照《担保法》与《物权法》,“房票”(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权益)不属于具体例举范围中的可质押权利范围,应归属于兜底条款范围。2011年9月8日,中共江北区委办公室与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共同印发了《宁波市江北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权益质押贷款试行办法》,是“房票”质押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也是地方政府对权利质押的一种创新探索。

“在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发展与需求的情况下,‘房票’质押这一标的受法律限制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新型权利普遍面临的最大问题。”宁波市区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罗建国说。据江北区政府统计,“房票”质押贷款的推出,每年可盘活农民逾30亿元的“沉睡”资产。

银政携手——保障房建设:规划先行一步

规划先行能够帮助地方创造、引导发展需求。同时,在融资方式上不断创新,浙江宁波市创建了“市级统筹,集中授信,分片建设,统一管理,动态还款”的融资模式

在保障房建设领域,问题复杂,任务艰巨。百姓有需求,政府有使命,金融机构也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国开行宁波市分行坚持规划先行,今年将把50%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城镇化及配套建设,为浙江宁波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支持。

在保障房建设领域,从银行贷款角度看,存在不少难题:建设项目比较分散,没有统一规划,标准很难统一;借款平台和主体呈“多、小、散”分布,部分承建公司实力相对较弱且经验不足;保障房建设用地多为划拨土地,用于居民安置,贷款抵押难以办理;由于项目的准公益性质,无法通过商业渠道进行资产处置,受政策限制,保障性住房转售难度大等。

怎么办?国开行宁波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樊立新坦言,“那就是规划先行。规划先行能够帮助地方创造、引导发展需求。同时,在融资方式上不断创新,我们创建了‘市级统筹,集中授信,分片建设,统一管理,动态还款’的融资模式。”

2011年4月,国开行总行与宁波市政府签订了金额为155亿元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用于支持宁波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今年5月末,国开行累计向宁波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发放贷款205.17亿元,共支持了宁波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一期、奉化市公共租赁住房工程、大榭开发区棚户区改造等19个市级重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

据樊立新介绍,规划先行的要点之一,就是成立一个平台来统筹全市公租房建设的融资,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开始就为市委、市政府提供融资方案。“我们建议政府成立了一家专营宁波公租房建设的公司,就是宁波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同时,要满足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政府来注资。目前,政府注资已经超过10亿元,基本解决了银行贷款的要求。”

其二,全市各个区县的项目统一规划、立项,形成统一标准、统一模式。国开行宁波市分行推动成立了宁波市统贷平台,以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樊立新说,“此外,还要控制风险,由于公租房中的风险因素较多,我们与市住建委、财政局3方共同出台了两个资金管理办法,即建设资金和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这样既明确了平台借、用、还‘三位一体’的责任,也明确了各区县政府在建设管理中,比如项目的施工监督、用款监督,以及后续还款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这两个办法,把银行和各个区县政府有机结合,从而对推进保障房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

记者采访时,宁波市区一期公租房建设已进入尾期,面积80万平方米,约1.6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明年春节前后便可入住。宁波市政府正在筹备第二期,将统筹宁波11个区县,由国开行进行贷款支持,今年第四季度进行评审,最早年底开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