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8日举行的第五届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表示,2012年全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继续深入,数字出版市场表现抢眼,数字终端不断有新的突破,行业内部整合与企业间合作趋势日渐明显。我国对产业引导力度不断加强,数字出版产值跃升新高,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数字出版内容平台建设多样化特征明显,移动互联网上升为主要传播渠道。
随着智能手机CPU的运行能力开始超过PC机,大众数字出版阅读平台全面迈向移动化,并且逐步向数据化深挖、向电商结合方向延伸。根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去年底中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移动数字阅读平台前景广阔。目前越来越多的数字内容提供商正在为移动终端量身定制移动应用等数字出版产品。总体来看,数字化阅读整体人数呈不断增长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
据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出为1935.49亿元,比2011年增长40.47%。其中网络期刊收入达10.83亿元,电子书达31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15.9亿元,博客40亿元。
“越来越多人愿意为数字阅读买单了,对数字出版行业整体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但这组数据中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数字阅读时代自媒体化的趋势。”易观移动互联网分析师孙培麟如是说。
个性化阅读发展迅猛
数字出版领域,电子书、互联网期刊和数字报纸被看做传统的主营业务。据《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图书、期刊和报纸近期转型动作明显,全国38家出版集团中,有约20家成立了数字出版公司,但尽管如此,在整体数字出版收入中,网络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老三样”所占比重并不高,仅为2.9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博、博客一类自媒体的产出,从无到有,增长迅速。可以说极少数人产出、大多数人阅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这种趋势在移动客户端更加凸显。零散和碎片化的时间让深度阅读和“千人一面”的大众新闻变得令人难以忍受。网易、腾讯等互联网门户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推出了不同于网页的手机新闻定制客户端。以网易为例,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专门设立了特别栏目,每日跟进最火爆的网友原创内容。
易观智库的数据预计,2015年移动阅读市场收入规模达到103.2亿元,移动阅读活跃用户达到6.5亿。在被视作社交网络后的又一重要移动端用户入口后,数字阅读成为企业战略布局的必争之地。今年4月,搜狐新闻客户端宣布下载量突破1亿;之后的7月9日,网易新闻客户端也宣布用户总数突破1.2亿。
对读者来说,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在信息出现“井喷”和生产主体逐渐“去中心化”的趋势下,“我要读什么”终于成为一个大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个性化阅读看什么
看“数量”只是一种稳妥的选择。为了顺应许多人读新书选“畅销”的心理,从门户网站到传统媒体网页再到电商平台不断推出各色阅读排行榜。大多数人的推荐一定不会错到哪里,但硬币的另一面意味着高度的同质化,很难满足个体的差异化需求。
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似乎能使这一推荐更为“个性化”。点开豆瓣阅读,弹出了《中国合伙人》的推荐,其背后的逻辑可能是你的朋友最近点了“想看”或“看过”。新浪微博为什么邀请你关注某个人或某件事?这可能是因为你关注的人中更多人关注了这个人或这件事。不难理解,大数据的筛选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你身边的人的选择或你之前的选择更能告诉你现在应该如何选择。近日,一款纯粹基于社交网络数据挖掘“今日头条”APP(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就是这个逻辑的产物。用户无需作任何选择,只需要首次注册的时候绑定新浪微博账户,客户端就会通过算法提供给用户自己最感兴趣的消息。
但朋友喜欢的内容你就真的一定会喜欢吗?这就很难说了。我们可以认为,通过大数据给出推荐本身没有问题,但它机械化的分析算法和利用方式有些时候仍然不是那么靠谱。
我的阅读我做主
眼瞅着“个性化”数字阅读的“蛋糕”越来越大,为了分得“一杯羹”,门户、搜索、社交媒体的自主订阅功能也应时而生,各显神通。以主打新闻源为例的搜狐新闻,除了平台自采内容以外,近期搜狐新闻客户端还邀请了《新金融观察》报正式进驻,进一步通过和传统媒体的合作来丰富独创性新闻主题。搜索类阅读客户端则补上兴趣关键词订阅,近期中搜搜悦推出最新2.2版本新闻客户端,帮助用户根据关键词去设定自己需要的新闻,在全网范围内来抓取最新的内容。微博则可以看做是向读者提供一个基于社交平台的推选以及订阅作者本人的途径。通过相应组合,读者可以搭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特有订阅维度架构。
但即便如此,在现有情况下,用户主动订阅仍然不能完全符合期望。订阅任何一家媒体或作者本人的微博、博客,读者都需要同时订阅若干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内容,包括媒体对几乎家喻户晓的社会热点进行象征性重复,也包括作者本人的家长里短等等。
中搜公司总裁陈沛认为,未来理想的阅读或许得依靠“人机结合”来把关。用大数据检索、发现阅读内容,再在这一范围内人工提供真正的个性化组合;将订阅兴趣与订阅作者、媒体相结合,只有关于某个人,某家媒体的特定话题才会被读者收到;或者可以由人工对搜索结果进行整理、分类,对兴趣关键词进行更细致的区分再交给读者订阅。在陈沛看来,“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在数字阅读时代潜力巨大,相关尝试目前正在进行中,许多困难和试错过程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
压题图 在近期举行的2013年广州天翼手机交易会上,参观者正在体验新媒体的应用。
廖鸿翔供图
左图 以中搜搜悦为代表的个性化新闻客户端正日益赢得用户的青睐。图为在北京开往长沙的高铁上,乘客正在使用手机阅读新闻来打发旅途时光。
本报记者 谭 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