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牧场应扶持
冯是虎

日前,国家发改委进行的洋奶粉反垄断调查揭示,近年洋奶粉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一度达到90%,而最高价差竟然高于原产地4倍,涉嫌价格纵向垄断。

从政府管理层面上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后将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堪称史上最为严厉的监管措施。另外,我国有的是大型乳品企业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能够基本保证生产阶段的质量。

但是,为什么人们对国产乳品仍不放心呢?倘若我们把眼光放到乳制品产业链条上,就能发现在乳品源头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万头牧场存在安全隐患。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蒙牛、伊利、三元等大型乳企都在国内建设万头奶牛牧场。但应该看到,万头牧场在污染、疫情和疾病等有效控制方面有不少劣势,比如一家万头牧场每年仅牛的排泄物就达20多万吨,若是大规模圈养导致饲养环境恶劣,将为奶源安全埋下隐患。而国际上奶业通常走的是家庭牧场和规模化养殖为主的道路,荷兰、丹麦每户奶牛约为100头,德国、法国奶牛规模约为50头,美国每户奶牛平均规模为136头。

其二,散养户亟待培育成规模养殖户。散养曾是我国牛奶的主要来源,目前仍在奶源供应上占有重要位置,一般是公司+农户模式。乳品企业通过奶站将零星分散的奶源收集后集中加工投放市场,该种模式具有分工明确等优势。但是,我国绝大多数散养户的养牛数量仍然停留在个位数,如果出现问题大不了杀牛转业,散养户违法成本低。这也是影响奶源安全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笔者认为,确保乳品安全需要建立起以家庭为主、适度规模的奶牛养殖体系。首先,国家的相关扶持资金应该重点投向以家庭为单位的奶牛养殖场,并让其便捷地得到银行贷款扶持,则能够有效促进其迅速发展。其次,家庭牧场要在政府支持下,逐步发展到上百头,这样违规生产的风险成本会增加,将促使养牛户诚实守法。只要中国乳业源头建设扎实了,消费者也就有了更多的心理安全感,国产乳品企业也才能重获信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