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公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31 杨文学

杨文学,男,苗族,1975年9月生,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鸡场乡鸡坡村村民。

他是一个靠劳力背“背篼”赚钱糊口的农民工,却用背了8年“背篼”挣来的13万元血汗钱为家乡修路。在他带动下,一个传承几代人的山区公路梦想即将变为现实。

1998年,杨文学离开家乡去昆明当建筑工人。一年之后,他到六盘水的小煤窑背煤,并且一干就是六年。后来他又到贵阳打工,靠背“背篼”挣钱。到2010年底,杨文学辛辛苦苦攒了13万元,本想装修房子,但一看到家乡出行困难依旧,便说服妻子,用攒下的血汗钱为家乡修路。

修路的工程2011年3月25日正式开工。杨文学首次取出了两万元交给寨上,自己又继续回贵阳打工。村民心里记着杨文学修路的现金账:2011年3月25日,2万元;4月9日,6万元;4月17日,3万元;5月3日,2万元,共计13万元。

路从山谷过来,先要经过熊家寨两户人家的山地,才能进入核桃寨。乡政府协调好了第一户,可第二户人家却怎么也不答应。最后,杨文学只好承诺自己再出21000元“买路钱”。

为了修路,杨文学几乎花掉了所有积蓄,自己的孩子上了半年英语补习班后却再也交不起补课费。他家房子是2008年砌起来的,每年春节,他都要看着这栋一直没有竣工的新房发愣。

路在慢慢延伸,杨文学能拿出的钱越来越少。为了筹集资金,他带着20多个乡亲到贵阳背“背篼”挣钱。杨文学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团省委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拨款10万元,贵州省公路局拨出专款15万元,资助他家乡修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