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透过白洋淀 这面“镜子”
□ 杜 铭
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淘汰了柴油船,采用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为的是降低排放污染。 本报记者 杜 铭摄

之所以选取白洋淀作为湿地保护情况调查的“样本”,是因为白洋淀的问题比较典型,保护治理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白洋淀是“华北之肾”,保护好这片湿地,其意义又不仅局限于当地乃至华北。湿地在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独特的生态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应该看到,当地为了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下了很大力气,作出的贡献很大,现在的局面来之不易。但更应该警醒,全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扭转。从白洋淀这面“镜子”折射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

之所以称作“湿”地,首先就得有水。有了水,才能正常发挥湿地的生态价值。“既盼水、又怕水”,本身就说明白洋淀湿地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多了不好,少了更不行。而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更令白洋淀湿地保护难上加难。上游水资源被沿岸各地竞相争夺,已经难以支持白洋淀的需要;没有清水入淀,主要靠接纳工业和生活废水,水质很难得以改善。即便有了南水北调,也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更何况,当前水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还在加剧,很多地方连水源地都难逃污染阴影。让湿地能“喝上水”,如何确立长期、稳定的补水机制,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人和芦苇的问题,则是典型的发展和保护难题。生活在白洋淀湿地保护区内的居民,也有发展的权利和要求,怎样调和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当务之急,如果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很难避免生态环境受到开发冲动的威胁;从长远看,生态移民是最理想的方案,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适当的步骤稳步推进,才能最终把这片宝贵的湿地还给大自然。

目前核心区水质基本恢复40年前水平的白洋淀只是我国众多湿地中得到较好保护的一个,还有很多湿地岌岌可危,甚至已经消亡。究其根本还是观念。过去,我们以为湿地就是没啥用处的荒地,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日益稀缺,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日益加剧,围湖造田、拦河筑坝、涸泽而渔、开发房产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今天,湿地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法制、管理等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何守住湿地的生态红线仍然需要积极探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