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奖学金——“瑞华文化产业奖学金”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首届颁奖仪式。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全国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奖学金。
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展了文化产业学科和专业建设。但直至去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才正式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二级学科专业。也就是说,尽管很多高校早已开始了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但这一新兴学科去年才明确了身份。趁着好势头推出第一个文化产业奖学金,可谓恰逢其时。
身份,总是与发展路径休戚相关。
始于2003年的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明确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自此,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进入了并行发展的轨道。但在“比翼齐飞”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身份带来的困惑。
先说文化产业。近些年,一批各具特色的民营书店不堪重负纷纷倒闭,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除电子阅读和网络书店带来的市场冲击外,另一个现实问题是,这些民营书店的身份属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但又提供了一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职能:免费的阅读空间、义务的文化沙龙。文化交流活动提高了书店的经营成本,但人文环境也是卖点,成为其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要因“经营性文化产业”的身份而取消“准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么?结果肯定是得不偿失。试想,假如一个书香馥郁、环境清幽的书店,如同餐馆那样打出最低消费的旗号,或者买票才能进入讲座和读书会,带来的体验会大打折扣。
那么,呼吁政府给予补贴?虽然杭州等地已经针对民营书店出台了一些扶持措施,但终究是杯水车薪。寄希望于扶持补贴,显然对自己身份认知不到位。聪明的书店经营者不会放弃“准公益性”的服务提供,还会致力于产业化的探索。以南京先锋书店为例,这家被誉为当地文化地标的书店,不仅以舒适的阅读空间、层出不穷的高质量文化活动为特色,而且早在2008年就注册了自己的原创品牌,大量生产销售自己设计的原创文化产品,销售额连年稳定增长。明确自己的身份,使先锋书店在产业化之路上走得更远。
再说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公益”身份,意味着它们不需要产出么?也不是。文化事业并不是不讲效益,而是对长期的社会效益比短期的经济利益更为看重。短期内,这些文化事业单位所获得的营利性收入不足以支撑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使其在没有经营压力的情况下潜心钻研业务、安心创新创造,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文化传承、服务大众。
苏州昆剧院是一个案例。政府投入让演员有了创作的平台和空间,推出了一批艺术水准高的剧目;政府买单请学生免费观看,又培育了潜在的消费群体。现在,昆曲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度和观众群,出场次越来越多、剧团的经费自给率也不断提高,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如前所述,今年夏天,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送出了首批本科毕业生。按照办学理念,这里不培养艺术创作人才,40多名毕业生的研究方向分别为艺术品投资管理、音乐表演产业管理、影视与媒体产业管理。但是,最终却有不少人去了美术馆、博物馆等事业单位。那是因为这些事业单位的功能正在发生转变,它们需要开发文化衍生品、建设数字博物馆、从事市场化的策展等。因此,致力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融合,构成了南艺文化产业学院首批毕业生的职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