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玉宏 刘 慧
在高原缺地、缺氧、缺水的自然条件下,一栋栋现代温室大棚却是青海省大通县随处可见的风景。在这些温室大棚中,活跃着一批新型农民,他们或从事种植、或从事蔬菜运销,或从事企业管理,他们是大通县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新型职业农民。
搭建增收“致富棚”
设施农业是大通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一栋栋设施农业大棚是当地农民的“致富棚”。
在大通丰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马燕华正在忙碌。她是大通县塔尔镇凉州庄村人,家有五口人。2009年她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丰源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自己进入公司当工人。她的丈夫从事运输业,两个人每年的收入合起来有七八万元。“我很喜欢这里的工作,在家门口工作,可以照顾家庭,还有不错的收入。”马燕华说。
“在推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我们公司优先安排他们到基地就业,通过培训让他们成为工人。”丰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生产主管严海龙说。
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关键。大通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和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
大通丰源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凉州庄村以每亩700元的费用承包了600亩土地。现在该公司共建成300栋现代化温室大棚,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果品,一年纯收入200多万元。
土地流转出去后,农民们或外出打工,或到当地农业基地当工人。农民的收入结构因此发生了变化。通过土地流转,农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到企业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还有部分农民通过反租倒包的方式,在大棚里从事蔬菜或果品生产,获得生产性收入。据统计,大通县绝大多数从事温棚种植的农户每年收入能够达到2万多元。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目前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是单个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困难,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价格博弈中缺乏话语权。大通县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过程中,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形式将小农户有效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塔尔镇河州庄村有龙蔬菜专业合作社有204栋日光节能温棚,主要种植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年产量330吨。
有龙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有龙是河州庄村人,以前从事货物营销,在大通县发展现代农业政策的吸引下,回乡种植大棚蔬菜。为了延长蔬菜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他投资建设库容3000吨的保鲜库,还计划建立蔬菜深加工生产线。他把多年积累的市场营销经验运用到蔬菜营销中,根据当地市场进行配售。
“我们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组织地进行蔬菜的生产和销售。在农业生产当中,原来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我们现在将原先分散的生产变成了农业企业或者基地加农户的形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张有龙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在大通县,过去农民是一家一户进行生产,现在农民是在合作社或者龙头企业的组织下从事生产,他们有的进入生产环节,从事蔬菜种植,有的进入流通环节,从事蔬菜营销,有的进入园区的管理环节,成为管理人员。
严海龙告诉记者,他是大通县农牧局派驻到丰源基地的技术员,基地还雇用了100多名当地农民,这些农民有的从事蔬菜种植,有的从事蔬菜配送。为了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的技术,他们对农民开展一系列培训:一是园区对农民进行集中技术培训,二是实行老员工带新员工的形式进行培训,三是通过技术员现场演示讲解等形式加强对农民培训。这些农民成长得很快,不仅技术越来越熟练,有的甚至成为基地的管理人员,例如马燕华已经成长为基地的一名生产队长,管理着30多个农民。
虽然大通农民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距离。为了提高广大农户的农业知识、生产技能和经营理念。近年来,大通县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田间实训10多期,每年接受培训的农民约3万人次。目前大通县在培训农民方面已经形成很好的机制,培训成效显著,农民素质明显提高。
“事实上,大通县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已经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一个大舞台。”大通县县长韩生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