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我的小档案”
近期,一个将生产PX的炼油项目遭到人们的反对,从而将项目所在地昆明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烦恼的并不只是昆明。差不多同一时期,四川彭州、江西九江的PX项目亦遭到民众的抵制。事实上,类似的现象,早在2007年厦门就已上演。多地PX项目在一片抗议声中停摆。
PX究竟为何物?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危害?它真的是“洪水猛兽”吗?其生产过程是否安全?近日,围绕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力图揭开PX的“庐山真面目”。
用途广泛的
芳烃类化合物
说到PX,很多人会觉得“神秘”。不过提起“的确良”,想必很多人应该感到并不陌生。事实上,上世纪70至80年代,曾经风靡全国的“的确良”,就是以PX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成品之一。
“PX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产PX,这项技术广泛用于化纤、纺织原料,目前中国90%以上的化纤及大部分的矿泉水瓶均以PX为主要原料生产,它支撑了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魏飞说。
PX中文名称“对二甲苯”,是英文Para-Xylene的词首字母,常态下为无色透明状液体,是一种气味芬芳的芳烃类化合物。以其为代表的芳烃产业和以乙烯为代表的烯烃产业,并称石油化工的“两大家族”。其中,芳烃类家族包括苯、甲苯、混合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和重芳烃等。
作为一种大宗化学基础原料,PX是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用途十分广泛:它是汽油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汽油中的含量约5%左右,是汽油高性能抗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高品质汽油的必需品;它是纺织服装的初始原料,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合成纤维消费量在5500万吨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为聚酯纤维涤纶,而聚酯纤维是由PX经过多道工序生产的;它是包装的原料,还可直接用作颜料、油漆稀释剂和工业溶剂。
“PX的用途,已经几乎渗透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说。
“洪水猛兽”说的
由来
尽管PX用途十分广泛,不过这几年,有关PX的反对声音不绝于耳。在大连,它曾被媒体形容为“令人闻风丧胆的终极绝杀项目”,在厦门,有人说“它能抵得上1000枚导弹的威力”……
其实,PX能享有如此高的大众知名度,与多年前反对者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种意见有一定关系。一种意见反映在一份《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中,其提出“PX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之说。
另一种意见认为,PX是中等毒性,它对人类的生殖和发育造成毒副作用,引起出生缺陷,动物实验表明,它造成动物致癌,PX芳烃低剂量的长期暴露是相当危险的。
上述观点成为后来反对PX项目的人士最常提及的理由,也成为公众对PX最常见的描述内容。
于今看来,“致畸”、“高致癌物”……这些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标签,或许在科学性上并不经得起推敲。
中石化在浙江一家炼化公司的工作人员黄先生告诉记者,在化工行业PX就是一种寻常的化学产品,并非传说中的“洪水猛兽”。“PX项目在这儿‘上马’十余年来,生产一线操作人员迄今为止未出现传言中的症状,也没有影响生育的事情发生。”
黄先生透露,有关PX生产、储存装置的相关标准在防护距离方面,和建设炼油厂的安全要求没有特别的差别。至于PX生产车间一线工人配备的特殊工作服、墨镜等“装备”,主要是出于防静电与防火的需要。
一次公开受访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亦表示,PX离开厦门,并非有人说的“危险”,而是有着良好深水港的古雷镇,比海沧更适合建厂。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包含PX在内的整个二甲苯类的评估结果表明,PX属于“第三组致癌物”,即“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的物质”。IARC是评估化学品致癌的权威机构。
同样,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也将PX归类为A4级,即“缺乏对人体、动物致癌性证据的物质”。
“有些人过分夸大了PX的危害性,由此造成民众对PX的误解。”采访中,一些专家忧心忡忡地表示。
“PX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其实汽油中就含有这种成分。”中石化炼化公司的黄先生说,目前我国的PX缺口非常巨大,2011年我国PX的进口依存度就高达44%,PX定价权掌握在日韩炼油企业中。“为了中国的化纤工业,需要新增市场需求的PX新装置。”他称。
“毒性与汽油、柴油
相当”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和《危险化学品名录》,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PX不属于危险化学品。资料显示,在危险标记、毒理学资料、职业灾害防护等标准下,PX都不在高危高毒产品行列。
“PX的毒性分类属低毒性,其毒性与汽油、柴油相当,属于易燃品,燃烧性能与煤油相当,爆炸等危险低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魏飞认为PX并不恐怖。
在魏飞看来,公众对PX的反应有些过度。“PX属于低毒物质,这是化学界早已公认的事实。”他说,PX化学性质稳定,沸点较高(138.4℃),相对来说比同温度的水的挥发性低,这样的属性决定了PX很难以气态形式在大气中传播。
“欧盟把PX列为有害品,是因为当人体吸入过量PX时,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曾经在PX生产车间工作过多年、现任中石化海南炼化公司总经理王玉冰介绍,特别高浓度的PX,才会出现急性中毒现象,通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有影响。PX的急性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麻醉和刺激作用,低于阿司匹林、咖啡因和尼古丁,处于和甲醇、冰醋酸接近的级别。
“但人们很容易将它和苯混淆。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在涂料、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存在,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化学物质。客观上讲,PX也有毒,但毒性要比苯小得多。”王玉冰说。
按照学术界通常采用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描述一种物质的毒性,实验证明,PX的大鼠口服LD50为3523毫克/千克,食盐的LD50值为3000毫克/千克,酒精的LD50值为7060毫克/千克。三者半数致死剂量简单的表述就是:食盐<PX<酒精。
虽然如此,PX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国际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指出,PX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方式进入人体,长时间接触PX,也可能会导致头痛、烦躁、抑郁、失眠、疲劳等症状,严重者,可以造成短期记忆障碍。
同时,PX的危险还在于它的易燃性。由于属于高闪点易燃液体,PX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和化学品泄漏事故。预测结果表明,火灾爆炸事故近距离对建筑物和人员均会造成严重损害,但影响范围大约为100米。
生产风险
在可控范围内
除了对PX本身的关注外,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是公众普遍关心的另一个焦点。国内外的PX生产装置一般以石脑油为原料,通常经过预处理、连续重整、芳烃抽提、歧化、吸附分离、异构化、二甲苯分馏等工艺过程,最终得到PX产品。
“我国现有的PX装置,尤其是近年发展的PX项目,总体上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大型装置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在大幅提升。”王玉冰介绍,近年来我国在PX生产的核心技术上也有所突破,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实施的前提下,PX生产、储存工艺过程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相关资料显示,PX生产自上世纪60年代工业化以来,未见重、特大事故报道。经过40多年的发展改进,目前在役装置的工艺技术成熟,自动化程度高,设有安全仪表系统,自控联锁方案成熟可靠。
对于PX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如石脑油、氢气、苯、甲苯、对二甲苯、硫化氢等,魏飞认为“不用过分担忧”。一方面,我国所有PX装置建设都遵循国家及国际最严格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规定;另一方面,PX生产过程在一套密闭的设备中完成,除了工厂里的一些化验分析人员偶尔直接接触PX外,其他工作人员都不会与PX“亲密接触”。此外,“无论是出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的目的,还是企业的环保自觉,在化工厂有关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中,都不会允许这些副产物逸散到大气中去”。
魏飞进一步解释,PX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采取了严密的环保措施,比如产生的硫化氢废气会经过脱硫工艺制硫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事实上,与其他的化学品一样,PX也会有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等意外污染事故。不过,一旦较大面积泄漏,处理人员也已有了完善的处理原则。
有关专家介绍,一旦泄露,会有气体泄露报警器提醒,也会有相关设备帮助检测泄漏源。如果是部分泄露,会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同时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如果是少量泄露,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果是大量泄露,则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我们现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只要按照管理标准严格执行,是可以做到安全清洁环保的。”专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