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公司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边原材料、人工等成本持续上涨,一边人民币升值带来汇率快速波动——
中小企业携手银行避汇率风险
本报记者 姚 进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升值幅度明显大过去年。人民币兑日元汇率今年升值14%左右,幅度最大;兑美元和欧元升值幅度约为1.7%和1.5%,而去年全年升值幅度仅为0.165%和0.269%。这对于本来就面对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双升压力的众多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记者日前来到福建的长乐、安溪两地,对一些产品以外销为主的民营企业进行采访,切实感到出口型中小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汇率变动太快,利润差不多都被汇率变动‘吃掉’了。”长乐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光华说。长乐公司是一家生产特殊、少量精密模具零配件并出口日本的小微企业,每年毛利润仅有30万元人民币。而从2012年年底至今,半年来日元的大幅走低让企业几乎赚不到钱。

同样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的还有福建安溪富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我们企业的利润率也就5%到6%,如果结汇时的汇率比接单时的汇率差2%以上,将直接导致利润的减少,接单越多反而会出现亏损的情况,就是有单也不敢接啊!”富华公司总经理叶文安表示。富华是一家主要以藤条和铁丝为原材料的民营企业,设计、生产出来的工艺品90%以上外销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2012年5月份,其先后接下了500多万美元的出口订单,当时正是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按照企业的生产能力,订单需3个月的生产时间,再加上3个月的赊销时间,预计企业2012年12月左右方能收到该笔款项。而按照当时的美元的价格来看,5月初企业可拿到的牌价为6.36,12月牌价则降为6.2,美元牌价下跌达2.5%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两家企业只是在人民币升值路上经受考验的出口型中小企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人民币的连续升值,使得福建省一大部分外贸企业的订单利润变薄,甚至有些小微企业已经不敢接单。

外贸企业对于降低汇率波动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与企业的汇率避险需求相应和,商业银行从金融服务方面着手,也进行了一些倾斜和尝试。比如今年以来,近两个月美元即期结汇价在6.11至6.20之间,而中行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为富华公司做的结汇价都锁定在6.28至6.37之间,从而规避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为企业利润实现了保值。“这样我们就避免了每100万美元约17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叶文安告诉记者。而在安溪地区,2012年中行安溪支行的远期结售汇业务额达到1.7亿美元,预计今年在2亿美元左右。

据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陶以平介绍,中行今年加大了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业务指标的考核力度,要求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过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的10个点以上,“总行提出要求以后,我们分支机构就应该全力以赴去了解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客户。”

事实上,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双赢。在采访中记者感到,银行业也正积极谋求转型,由单纯提供融资服务逐步转向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于一体的高附加值综合性金融服务,从而实现银行发展与小微企业成长的良性互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