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析5月以来连续发生的多起重特大事故,不难得出结论——
每一起安全事故背后都有“人为因素”
本报记者 林火灿

今年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进入5月以来,我国一些行业、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每一起事故,都是由重大安全隐患演变而来,每一起安全事故背后往往都有人为因素的影子。

粗放模式隐患多

专家认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因素很多,但从深层次的角度看,重特大事故频发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密切相关。国务院应急专家组成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铁民认为,如果一个地区的伤亡事故频率和强度增加,就应从基本面上找原因,如经济建设模式、理念、速度是否科学,安全管理水平是否与发展规模相适应等。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分析说,近期几起重特大事故中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意识淡漠,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提高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在搞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起来,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重视不够,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摆不正安全生产与发展的关系。

在业绩优先的逻辑思维下,容忍与允许粗放生产必然带来安全因素的置后。因此,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降低和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的必然选择。

安全责任不落实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不同场合表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是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小煤矿、小矿山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安全保障能力低下。一些企业重大隐患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治理。一些企业基础薄弱,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现场管理混乱。

6月9日至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派出了6个安全生产暗查组,分赴全国多个省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但检查结果难遂人意。“从检查组反馈的情况看,当前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几乎是举目可见、随手可抓、触目惊心。”黄毅说,如果企业不对安全生产的隐患进行彻底整治,随时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

检查组在检查化工厂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中小型化工厂的生产设施严重不完善,有些企业的管路年久失修、锈蚀严重。在山东聊城华祥盐化公司的厂房内,检查组甚至发现有一个阀门就连用撬棍都撬不动。“化工厂的每一个阀门都非常重要。像这种阀门已经锈死的情况,万一发生泄漏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安监总局安全监督管理三司司长王浩水说。检查组还发现,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厂房里,不少厂房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极不完善,不少场所都使用了易燃的保温材料和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厂房将瞬间成火海。

安全监管不到位

“一些地方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不落实,对企业的监管软弱无力。有的基层监管人员‘怕’字当头,执法不严、工作不实,极个别的甚至失职渎职,一些事故背后存在以权谋私和腐败问题。”黄毅说,安全监管不严不实,将给安全生产留下巨大隐患。

针对一些地方安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在政府,关键在县乡。基层政府的态度决心和手段措施,直接影响着本地区“打非治违”工作的实际成效。一些地方监管部门、执法部门软弱无力,有的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个别监管人员与非法企业主沆瀣一气。

黄毅告诉记者,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包括生产安全事故背后的一些腐败问题,导致安全检查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事故发生之后,存在相关人员为责任者开脱的问题,都将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形成一定的干扰。

据了解,3年前,湖南一起煤矿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已经认定了28位相关责任人有重大责任,并移交司法机关,但是检查组在本次执法检查中却发现,28人中只有1人被收监服刑。“这种对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能助长对安全生产麻痹大意的风气,对于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十分不利。”黄毅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