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宁开原市东下肥村老党员苏景胜——
党员带好头 群众有奔头
本报记者 张允强 通讯员 曹秀君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进入青山绿水环绕的小山村,在一个小小的院落前,一位清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和几位村民交谈。他就是从66岁起自办农民党校,为农民义务授课的辽宁省铁岭市开原下肥镇东下肥村村民、82岁高龄的老党员苏景胜。

1991年,从下肥地满族乡中心学校退休的苏景胜,发现村里的乡亲们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他明白,要想让村民富起来,得先提高村民的“觉悟”,并让大家学会致富本领。

苏景胜马上去找村支书,说要发挥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优势,担任教员,办村党校,为党员上课。他只要求村里把每次讲课的日子定下来,并把党员召集上来。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村里腾出二间屋子作为党校的教室,并配备了桌椅。1997年6月25日,东下肥村党校正式成立。

党员们渐渐发现,村党校还真有用。他们不仅通过学习党的富民政策发家致富,还带动其他村民致富。田伟就是其中一个。以前他一直用传统方法养猪,后来从课堂上接触了新技术,开始了“阳光猪舍”养猪法,养猪规模从十几头扩大到现在的300头,行情好的时候每年收入1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田伟自然成了苏景胜党课的忠实听众,也成了“活教材”。现在,田伟不光自己富起来,还带动了村里20多家农户一起养猪。2011年,他还被评为“开原市优秀共产党员”。

同时,村办党校依托全乡烟叶、养殖、柞蚕、果树、苗木基地,帮助农户上致富项目。现在,全村已由过去单一的玉米种植转变为集苗木、烟叶、柞蚕、果树于一体的多种种植模式,全村人均纯收入也从1996年的1810元增长到2012年的13000元。原本闭塞、落后的小山村转变为科学发展、团结进步、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6月24日,记者在采访中碰巧赶上苏景胜带着村民党员到党小组长王洪利家的苗圃上实践课。在这个苗圃里还有另一块牌子——开原市农民党校培训基地。看着他带的一群学生中,青年人就10多个。一个正向王洪利咨询种植苗木技术的年轻人告诉记者,苏老的课堂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长见识的机会,也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82岁时,我已经把党的历史知识从一大讲到了十八大。我没有什么需求,就是想让党员有修养有干劲、百姓有希望有奔头、村里永和谐,想把余下的精力全部奉献给党的事业。只要身体扛得住,我还要讲到党的十九大、二十大。”苏景胜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