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看夏粮“十连丰”
——求解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的路径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 力 乔金亮

麦浪滚滚,岁稔年丰;机声隆隆,仓箱可期。秋播、春管、夏收一路走来,中华大地迎来又一个夏粮丰收年。农业部表示,今年我国夏粮面积和单产都有提高,夏粮实现“十连丰”,冬小麦实现“十连增”。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今年夏粮在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灾害威胁大等不利条件下再获丰收,主要得益于政策力度加大、科技服务到位、防灾应对有效、气候总体有利。夏季粮油丰收,为实现全年粮食确保“十连丰”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对“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好 人努力

“国家很早就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涨了1毛钱,中央还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我跟媳妇感到种地有效益,去年起就不再外出打工而专心种田。”河北省藁城市石井村村民田忠林一家原来只种5亩承包田,去年下半年起通过土地流转,小麦面积扩大到520亩,成为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去年秋冬种前,国家及早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1.12元,提高0.1元。今年农业“四补贴”资金1700亿元,比上年增加32亿元。中央财政还专项安排17亿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对冬小麦实行全覆盖。同时,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由4亿元增加到8亿元,地方财政部门也增加小麦病虫害防治资金1亿多元,江苏省安排3500万元、安徽省投入2400多万元支持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是确保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告诉记者,今年的一个亮点是冬小麦“一喷三防”政策实现全覆盖。国家实施物化补助,将技术措施政策化,是对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的丰富和创新,有效实现了政策、生产、技术三者有机融合。

“这些政策释放了强烈信号,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全国夏粮面积4.15亿亩,比上年增加70万亩,为夏粮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总结说,今年既有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又有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政策,还有调动农技人员科技兴粮的政策,指向非常明确,信号非常强烈,表明了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坚定决心。

科技强 单产高

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决定单产的三因素。“如今,主产区的大多数农民都运用了播后镇压、浇越冬水和‘一喷三防’技术,深耕深松、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等集成、高效、规范技术达到推广应用。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冬小麦亩穗数略增,穗粒数持平,千粒重增加。”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教授说,得益于这些技术措施,今年夏粮单产将提高1公斤以上。

麦收隔年墒,今年夏粮丰收与去年小麦秋播的好底子密切相关。去年秋末麦播时土壤底墒普遍充足,大部分麦田做到了适期足墒播种。小麦播种以来,农业部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在关键农时季节发布8个技术指导意见,派出20多个工作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大力推广防灾增产关键技术,深入推进小麦高产创建,落实2300多个小麦万亩示范片,率先落实防灾增产关键技术,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

麦收前夕,在山东省无棣县“渤海粮仓”核心试验区内,4个“智慧稻草人”在麦田里站岗放哨,全天候对麦田土壤温湿度、大气温湿度、光照度等气象要素进行智能检测。该县农业局局长于清勇告诉记者,选取了40亩中度偏重盐碱地,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并种植“小偃81”优质小麦新品种,创下中度盐碱地种植小麦成功并获高产的纪录。

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成为今年农业科技支撑的亮点,提及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向记者表示,高产创建可以发挥科技整体优势,推广普及先进农业技术,从而获得大面积稳产丰产。2012年,全国仅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就达到2400个,比上年增加850个,示范片平均亩产450公斤至500公斤,相比全国小麦平均单产高30%以上。

措施实 基础稳

“秋冬季抓药剂拌种,春季抓苗期病虫基数监测,中后期抓‘三病三虫’的防控。”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介绍,今年全国小麦病虫害防治投入规模化防治组织近万个,投入人员50多万人,累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77亿亩次,覆盖率达到30.3%。

配方肥可使粮食增产10%,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去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农业部依托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启动实施了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工作,采取“百企连百县”的方式,进行产需对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业部门提供配方、肥料企业按方生产、农民凭建议卡施用的良好格局。

尽管今年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但此前北方冬麦区旱情一度持续发展。针对此,农业部于4月启动农业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派出督导组,分赴夏粮主产省区,开展“抗干旱防病虫保丰收”督导活动,成功促进了苗情转化。近年来,农业部逐步探索出“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服务模式,让农民小麦田管更科学。

“如今,沟渠整修了,机井也多了,最重要的是浇水方便,合闸出水,浇一亩地十来块钱,省力不说,费用也省一半。以前一亩小麦产量也就800多斤,现在浇够浇好三次水,能打近1000斤。”眼看已丰收到手的小麦,河南省西平县仪南村村民赵军满是喜悦。

近年来,农田水利、测土配方等农田基础投入更加完善,夯实了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

今年粮食生产迎来了开门红,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全年粮食总产的大头在秋粮,要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任务依然艰巨。随着粮食生产的起点越来越高,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社会重农抓粮的决心不能有丝毫松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