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德比黄金更重要”
——“中国黄金第一村”山东招远九曲蒋家村以德治村纪实
向继贵

2006年,280户、800名村民集体迁出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山村陋舍,搬进了山东省招远城里新盖的九曲蒋家“城市新村”。经济发展了,下一步怎么走?村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手抓道德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发展思路。

翻开九曲蒋家村的历史,道德缺失曾付出沉重代价。2001年以前,九曲蒋家村虽然守着金山,却没有过上好日子。村民掠夺式开采黄金,村里偷盗赌博、打架斗殴、不赡养老人等现象司空见惯。

2001年4月,王金勇回村担任村党委书记。借招远市开展矿山秩序大整顿的契机,村里依法取缔私人矿井,创办村集体企业,当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村民人均分配8000元,开创了九曲蒋家村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此后几年,他们又组建了村办企业春雨集团,在城区建新村实现了村民变股东、农民变市民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达8亿元,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黄金第一村”称号。

“有钱以后,如果不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必然会带来精神空虚、思想滑坡。如果道德出了问题,经济发展成果很快就会前功尽弃、化为泡影。道德比黄金更重要!”王金勇说。

基于这一认识,2006年,村党委聘请已退休的原市教育局局长孙永仁来村全面抓道德建设。从这一年起,村党委坚持把道德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召开最高规格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道德建设活动经费实行上不封顶、实报实销政策,7年来共投入2000多万元。今年年初,九曲蒋家村又提出了红、黄、绿、蓝(道德建设、黄金矿业、生态旅游开发、临海产业)4个发展板块,进一步明确了道德建设工作保障全局的工作思路。

道德教育怎样虚功实做?经过多年实践,九曲蒋家村的道德教育做到了系统化、全员化和长效化,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抓住重点人群。村党委把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作为开展道德教育的重点群体,教育党员干部带头遵纪守法,从细节做起,要求群众不做的,党员干部坚决不做;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干部要做得更好;对青少年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投资建成青少年学习活动中心,开设“四点半”学校,聘请5名专职辅导员对在校学生开展课外教育活动。

力求打动人心。村里组织编写了《九曲蒋家村民素质教育规划》等道德文化教育等教材,将村规民约、文明建设和传统美德等教育内容整理成册,发放到村民手中,成为村民炕头上的乡土教材。通过村干部走访,村里摸清每家每户存在的实际问题、村民的思想轨迹等,然后对症下药,解开村民的思想疙瘩。

建立奖惩机制。村里每年划拨150万元用于传统道德文化建设绩效考核,对于“好媳妇标兵”、“敬老标兵”等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

注重法律约束。九曲蒋家村在国家相关法律框架下出台了一部村级“小宪法”——《九曲蒋家村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涵盖了村民工作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各类行为规范,还专门列出了“综合治理”细则,从保护环境、文明用电到交通秩序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7年来,九曲蒋家村的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道德、讲道德已在这片土地蔚然成风,村里先后有400多人次被评选为村级先进人物,20人次被评为国家、省和市级先进模范。全村出现好人好事400多件次,为慈善事业、社会公益事业和帮贫济困捐款捐物累计1.2亿元。2011年12月,该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道德建设带动了经济腾飞。2012年底,该村集体企业发展到15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资产总额74亿元,经济总收入28亿元,财税贡献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4.5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