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提醒人们——
科学认识乳品安全
本报记者 董碧娟

“阿姨给你加点水你再磨!”6月23日,在中国科技馆内的食品安全互动科普体验区,一位工作人员仔细地给小石磨上的黄豆里加上适量的水,小朋友们争相推起磨,一会儿就磨出了浓稠的豆浆。在孩子们兴奋的掌声中,工作人员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豆浆的食用安全知识娓娓道来。

这一互动体验科普活动只是2013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活动日的项目之一。23日下午,主题为“中国乳品的信任之旅”的中国科协第28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乳品生产基地举行。4位专家围绕乳品消费的常见误区、乳品的分类和选择、乳品生产知识及检测方法、乳品安全等问题作了发言并与媒体互动。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仪器设备投入、内在质量管理、检测检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乳品质量安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胡小松表示,1985年前全国高等院校能够培养食品专业本科生的不超过10家,今天则发展到230多家;改革开放初期能培养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不到4家,现在则是100多家,并有接近50所高校可以培养博士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邀专家孙熲介绍,现在牛奶里往往加“3A”:一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有益于小孩儿的大脑和视网膜发育;二是ARA(二十碳四烯酸),促进小孩或者青少年骨骼的成长和脏器的发育;三是EPA(二十碳五烯酸),能够减少和控制血栓的形成,有助于老年人健康。

在乳制品生产和标准方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标准中心主任元晓梅表示,我国多年来在乳品的生产和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产品质量的风险监测、监督检查、行业整顿改造等,促进了产业发展速度的提升。总体来讲,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质量状况和产品质量是逐步提高的。

胡小松表示,要想把一种偏见改变过来,比建立这种偏见难百倍;要想对失去信心的事物重建信心,比最初树立信心难千倍。只能通过学者、媒体、企业、政府共同努力,全方位把产品展示给公众和消费者,信心才会慢慢建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