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现代商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新发地 打造现代化批发市场
本报记者 祝君壁
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位洋葱经销商在包装洋葱。 新华社记者 公 磊摄

走进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由于不是在业务最繁忙的清晨,记者看到的已不是最火爆的景象。“要是大清早来,这里根本就没法停车,全是来上货的人,到处都是运货车。”工作人员介绍。即便如此,市场内还是人头攒动,商家忙得是热火朝天。虽然四处人车流动,但市场里依旧维持干净整洁的环境。

近年来,北京新发地全力打造“中国优质农产品”的集散地,在原有业务基础上,不断转型升级,扩容市场,增加了南方特菜交易市场、进口酒水批发交易市场、地方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市场等新的经营项目,多元化发展。

“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例,我们与相关单位、企业联手,共同构建集中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相关环节一体化运营平台。”绿色有机农产品交易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规划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区、交易展销区、综合会展区、配套服务区四大核心功能区,一期工程现已完工。”相信建成后,新发地将成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新型现代化供销平台。

面对首都供应如此庞大的市场,如何转型升级,将新发地打造成现代化的供销平台,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重点。

近日,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在河北省高碑店市举行奠基仪式。当记者来到奠基仪式现场时,看见的还是一片2000亩的空旷土地。“等两年半后,高碑店农产品物流园将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是重点打造的21万吨级现代冷链物流园,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冷库集群。”

“高碑店农产品物流园不是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外迁,而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张玉玺说,“物流园建成后,将一些初级的农产品在此加工包装后再进入北京新发地市场,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达20%左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建立超大型冷库,可以大量储备各类农副产品,对于保障首都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与中国绿色农业联盟等机构合作,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资金结算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建立农副产品品质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全程产业链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安全、流通安全、交易安全。

“目前北京大部分的蔬菜靠外埠供应。市民冬季吃的4类菜中,产自海南、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的‘南菜’占到50%,且几乎全部依靠公路运输。一旦因雨雪等自然灾害封路,北京的蔬菜供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作为首都人民“菜篮子”的供应园区,张玉玺认为新发地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保障京城百姓的蔬菜供应。

数据显示,目前每天约有1万辆大货车从全国各地将蔬菜运进新发地市场,一旦遭遇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导致公路运输中断,2.5万吨储备菜仅够全市两天的供应量。

“目前,新发地已经拥有几座冷库,总储藏量约为10万吨。加上已启动建设的12万吨冷库和露天储存量,建成后将确保北京市在极端天气下市民7天蔬菜供应不断档。”据张玉玺介绍,在建的12万吨冷库为“立体冷库”,高约35米,占地400余亩,采用全现代化的操作,还具备观光功能。“12万吨冷库主要储存外地进京的鲜菜,与露天储备库一起发挥作用。建成大型冷库后,可以在肉价低时收储、肉价高时抛出,平抑物价。这样既能保障养猪农民的利益,又可保持肉价稳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