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职妈妈,无奈还是精彩?
王 玥

全职母亲在我国不少城市越来越多,主要是城市家庭应对家政服务市场化变迁的结果。

因为家庭工作的特殊性,全职妈妈所承担工作的意义常常被忽略,社会对这个群体付出的辛苦也往往缺乏认同感。

全职妈妈如何获得社会认同?如何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如何完成职场与家庭的自由切换?这些都是不小的难题。

嗨,女性朋友们!如果可以随性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你的选择会是什么?是有着耀眼光环的职场杜拉拉?还是不用为抚养下一代担忧的“丁克”?或是放下事业、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

如今,在我国不少城市,全职妈妈正成为不少女性青睐的新“职业”——虽然这在很多西方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在中国,成为全职妈妈,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 兼顾,并非易事

北京的“80后”姑娘晓雪,自己怀孕后不久就毅然辞去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刚开始想要辞职,主要是因为公司离家太远。我住在石景山,公司在国贸,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差不多需要3个多小时。怀孕后,路上的这段时间就越发难熬。”

晓雪大学读的是会计,这是她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也一直从事相关的工作。在有孩子之前,她在公司是有名的“劳模”。不过,从怀孕那一刻起,晓雪的生活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我觉得自己一直在做选择题,是边坚持工作边照顾家庭,还是辞职完全回归家庭。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二者兼顾真的很难,要花太多太多精力。”最后,在家人的极力支持下,晓雪选择了后者。当了两年多的全职妈妈,晓雪说她并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宝宝很粘我,也很懂事。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她成长的最重要一段时期。”

近些年,在我国不少城市,像晓雪这样辞职回家的全职妈妈越来越多。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培训成长中心对全国近2000位孕妇,以及孩子年龄在0至6岁之间的妈妈调查后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亲子家庭中,全职妈妈的比率达21%,高于二三线城市;孩子处于1至3岁阶段时,是年轻妈妈们担任全职妈妈意愿最强烈的时间段。

“北漂”张丽当全职妈妈已有4年时间,如今儿子已经上幼儿园,需要她手把手带的时候越来越少。但当记者问她是否愿意结束全职妈妈生活时,她摇了摇头,“几乎不大可能。现在家里的事情太多了,忙都忙不过来”。

张丽说,当初辞职,主要是为了照顾孩子和老人。“孩子刚出生那会儿,好点的保姆也都要三四千元一个月,和我当时的工资差不多了。和家人一商量,还是自己带吧,放心。”本来想着孩子大一些就再工作的张丽,一直没能抽开身,“现在比上班时还忙。每天早晚要接送孩子,还得给家里人做饭。前一阵老人生病住院,我天天跑医院。”

不过,张丽也告诉记者,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她也愿意重归职场,“别让自己与社会脱了节”。“最好离家近点,每天能9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说到这里,她笑了,“哪有那么合适的工作等着你呢?选择了家庭,或许就注定得放弃其他。”

□ 全职,有时出于无奈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全职太太现象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并很快在中国的经济前沿地带蔓延开来,如广东。2000年第二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广东部分的数据显示,24.9%的女性在经济条件许可下愿意辞职回归家庭。

“全职母亲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城市家庭应对市场化变迁的结果。”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佟新对女性学有着多年的关注和研究,在她看来,随着国家退出私人领域,养育孩子越来越成为家庭的私事,面对养育上的高额支出,年轻的父母开始作出策略选择,就是相对工资较低的一方回家照顾孩子,由此出现全职母亲。“以牺牲妈妈的职业发展来减少家庭的养育成本。”

家庭是不少女性选择辞职的重要原因,但并非惟一。来自事业的压力,亦让很多处于盛年的中国女性难以承受。

晓雪说,她所在的公司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理念,就是“天道酬勤”,加班是很普遍的现象,“从公司老总到刚入职的小员工,都是这样,苦和累也都忍着,老板不会因为你是女同志就对你有特殊的照顾。虽然我很喜欢我的工作,但也真的很累”。

由中国妇女杂志社、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等共同编撰的《2011女性生活蓝皮书》显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宁波、太原等城市在内,城市职业女性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最长的甚至达到18个小时。其中,85.3%的被调查者感到有工作压力。而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在2010年共同进行的“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两性收入差距正在扩大。城市地区,女性的平均年收入只有男性的67.3%。

其实,女性在职场受到的“歧视”似乎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瑞士联邦统计局工资部的一位负责人称,瑞士普通员工的工资差异额在20%,其中一半是由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等主观原因造成,而另一半则很有可能与“性别歧视”有关。如在瑞士的保险公司行业,一名40岁拥有10年工作经验的女性的月工资为8885瑞郎,而同等年龄、学历和经历的男性的月工资则为9725瑞郎,比女性同事多9.5%。

然而,因为家庭工作的特殊性,全职妈妈所承担工作的意义常常被忽略,社会对这个群体付出的辛苦也往往缺乏认同感。

“退出了公共领域的母亲们专注于家庭,看似是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但是其本质更多的是面对市场的无奈。家务劳动是一种孤独的、无报酬的劳动,难以得到社会承认。”佟新表示,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丈夫和父亲们面对的是不断被要求的加班和为了挣更多工资的努力,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父亲很难来分担母亲的职责。

心理专家朱玛对全职妈妈如何获得社会认同亦有着自己的思考,“全职妈妈不受认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家庭。有的职业女性角色转换很顺利,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但有的家庭认为全职妈妈扮演着‘保姆’的角色,没有收入,对她们尊重不够,继而影响到孩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社会普遍对职业女性、成功的事业女性更加尊重,这是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一个取向,也给全职妈妈带来更多的压力”。

□ 寻找另一种精彩

“姐妹们,我考上了研究生,以后可能就不能常来这里了,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在微博的一个全职妈妈聊天群里,创建者“西西的妈妈”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让不少人为她高兴。

“谁说全职妈妈就是‘享清福’?我们也有很多自己的工作。”晓雪说,她认识的不少全职妈妈,除了准备“一日三餐”、收拾家务,很多人也经常出去交友,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和阅历。

在女儿一岁的时候,晓雪利用空闲时间开起了网店,专卖宝宝用品。虽然后来因为没有时间打理而暂停营业,但是晓雪说,“这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还有一位全职妈妈,她每天不仅要督促孩子学习,还要列出家中每月账单。做全职妈妈,除了家庭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与个人性格也密不可分,“有些人天生就喜欢有自己的事业,而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在家相夫教子,享受着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

朱玛建议,全职妈妈虽然全身心回归家庭,但是也不要失去自我。“全职妈妈的工作和生活也应该是平衡的。家庭工作之余,也要抽出时间在健康、修养、仪态等方面有自我追求,不要把自己剥离到社会之外。心理成长是一个人毕生的过程,做‘母亲’和‘妻子’并不是全职妈妈生活的全部。”

除了自我心态的调整,全职妈妈们也需要实实在在的保障。一位当了14年全职妈妈的资深“前辈”建议:女性在成为全职妈妈时需要对消费精打细算,每月有计划地消费。而且,全职妈妈还应该多一份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都需要购买。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选择多购买几份保险。

佟新也呼吁,国家应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使全职母亲们能够享受到社会福利。她同时建议,各类社会组织要努力造就“家庭友好型”的环境,即将家庭纳入到组织制度的建设中,如加强“哺乳室”建设等;也希望能落实父亲产假制度。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出台的《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修订送审稿)》对现行生育保险政策进行了不小的调整。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条款是,“用人单位已经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也就是说,今后男职工的配偶如未就业,也可享受一份保障。

或许,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采访临近尾声时,晓雪告诉记者,她曾在微博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说出了她的心声,她希望能与所有的全职妈妈们分享:“暂时放弃工作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一个人良好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掌控。只要有正确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全职陪孩子的时光,也会成为你自己的时光。他年回首,这或许是你人生中最幸福的一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