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抢字当头 颗粒归仓
—全国麦收进度过六成
本报记者 乔金亮

农业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1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2.1亿亩,麦收进度过六成。6月11日当日共投入收割机12.6万台,日机收小麦486万亩,累计完成小麦机收面积1.8亿亩。

不过,连日来冬麦区陆续出现一场场明显降水过程,江淮、黄淮、陕西南部等地还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连续降雨是否会影响“丰收到手”,全国机收进度如何,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降雨影响相对有限

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此次降水影响有利有弊,对处于灌浆后期的河北大部和山东北部成熟较晚的小麦颗重可能有一定影响。不过他同时认为,已有六成小麦收获到手,未收获的大多数冬麦区小麦的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三因素也已经定型,降水对产量的总体影响有限。

“此次降水对改善未收获区小麦土壤水分有利,尤其利于已收地区的夏种,对已播玉米区域的墒情改善极明显。目前本轮降雨已基本结束,短期内不会再有大规模降水,不存在‘烂场雨’的危害。”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告诉记者,“烂场雨”是指夏收期间一次降雨过程连续雨日超过5天、过程降水量在50.0mm以上的持续性降雨。本轮降水不属于这个类型。

尽管降雨不改夏粮丰收基础,但此次降水对于未成熟的小麦可能造成成熟期延长,部分地区机收时间会相应推迟。已成熟的冬小麦收获和晾晒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主要是因为雨后麦田湿涝,导致机械化收割作业难以进行。郭天财说,要趁着阴雨天气搞好机器的维护和抢修,一旦天气晴好就投入抢收。他认为,目前全国小麦收获机数量充足,只要调度得力,抢收不成问题。毛留喜则提醒,如今天气已转晴,小麦发生霉变的可能性不大,但已收获的小麦也要注意及时烘干和干燥储存。

面对本轮降水,农业部门及时预报、及时调度,抢收颇有成效。目前,安徽省麦收基本结束,河南省进入尾声,江苏省进度过半,山东省过两成,河北省开始收割。

“三夏”期间天气历来复杂多变。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刘恒新说,立足抗灾夺丰收、“龙口夺粮”忙抢收是农业部门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他认为,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是应对不利天气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各地合理利用作业时间差,组织南北对接,实施南机北上、北机南下等,调度机具参与抢收会战,做到人歇机不停。

据悉,农机合作社现在已成为机收主力,以小麦第一主产省河南为例,该省80%的小麦都由各类农机合作社收获。刘恒新介绍说,农业部目前正着力发挥农机合作社机具多、集合快、易调度、转移迅速的优势,组建应急作业服务队,保障重点地区、重点群体抢收需要。同时,维护好作业秩序,确保收割机有序流动、安全转移。

记者6月6日在安徽寿县采访时看到,寿西湖农场的农机手们人歇机不停,在天黑前完成了全场6万亩抢收任务。据介绍,该省6月1日开镰,往年10天左右的抢收攻坚战被压缩到了6天。6月7日安徽省遭遇较大降雨,全省的抢收已基本完成。

压题图片 6月11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城关镇的农民在田间收获小麦。

刘肖坤摄(新华社发)

机收进度快于去年

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等5大主产省占全国小麦总产的约七成,历来是小麦跨区机收的主战场。由于前期天气原因,今年主产区小麦成熟期比往年略有推迟,开镰时间也比往年推迟,但前半程进度仍快于去年同期。专家认为,这得益于我国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如今“三夏”田间极少见到人工割麦的场景,全国小麦机收水平已接近92%,主产省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据介绍,主流收割机只需5分钟至10分钟就可收获一亩小麦,且机收较人工收获减少遗撒损失3%至5%。单个主产省通常只要一周就可收割完成,并且机收机种同时进行,实现小麦随收、玉米随播,“三夏”变“两夏”。目前每亩小麦机收费用为50元,如果依靠人力夏收夏种至少要花一个多月,每亩费用最少要100元。

刘恒新说,从全国来看,去年3.4亿亩需要收获的冬小麦由1万多个农机作业队、150多万农机手,总共只用21天就完成。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三夏”表现最突出。分析今年“三夏”机收生产形势,从机具投入到组织协调,从农机科学调度到多部门配合等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

首先,各地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持续增长,特别是高性能机具比重明显增加,机具维修和零配件供应服务明显优化。记者此前在河南、安徽两省采访时也了解到,受益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及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很多机手收割机转向大喂入量、低损耗方向发展。河南省西平县三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孙建超说,机收市场主流机型喂入量已经由2.5公斤向5公斤过渡,收割速度和损失率都改善明显。

其次,农机部门加强小麦跨区作业市场信息采集,提前发布作业供求信息,引导供需双方有效衔接。据了解,全国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中心,每天免费向16万多名农机手发送供求、天气、路况等服务短信。河南省农机跨区作业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免费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安装定位系统,实现了对“三夏”跨区作业的信息化管理。安徽、湖北省农机局和中国联通合作,建立了农机远程控制管理系统,利用手机定位功能,强化机具供需衔接和指挥调度。

再次,“三夏”机收是场大会战,多部门配合奏响了麦收进行曲。交通运输部门开通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跨区作业机械凭证可以免缴过路过桥费;公安部门搞好交通疏导和管理,严厉打击拦机截机、砸抢机车和敲诈机手等不法行为;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主产区天气实况和重大气象状况预警;石油、石化企业密切关注“三夏”农机用油,增加用油集中地区的资源调度、开通农机专供加油站。

夏收之后马上迎来夏种、夏管。据悉,农业部门将加强夏播物资调剂调运,提前制订技术方案,选好备足适宜品种。同时,及时搞好夏季田管,做到“种子一下地,管理就上马”,确保苗齐、苗壮。目前,农业部已派出5个督导组,分赴河南、安徽、江苏等主产区,指导开展“三夏”农机抢收抢种工作。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的主力军作用,做到夏粮颗粒归仓,将“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到手”;做到秋粮种足种满,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